溧阳”、“ 溧水”和“ 濑水” y+a]?`2
史建明 jQ?6I1o
作为一个溧阳人,在地名问题上,最关心的莫过于“溧阳”这个地名的来历了。当然,大家都知道,“溧”是水名、河流名,即溧水,也称“濑水”。《说文·水部》:“溧水出丹阳溧阳县。”溧水的源头在丹阳湖,就是现在的固城湖。而在水名的后面加“阳”,大家也都知道,指的是在溧水这个河流的北岸。因为古人把水之北岸称为“阳”,水之南岸称为“阴”,如同江阴在长江南岸、沈阳在沈水北岸一样。 >PiEu->P,
那么,“溧阳”本来就应该在溧水之北的,为什么现在会在溧城镇呢? Tk0Senq,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溧水”在哪里?“溧水”在古代为什么会称为“濑水”? r}])V[V
《辞源》:“濑水,水名,即溧水。在江苏溧阳县。” X9n},}bJ"
《汉志》载,东汉学者应劭说“濑水,亦名溧水,发源地在南湖(今固城、丹阳湖)东流至今淳溧处的岗阜地时,水浅而多沙石,故名濑水,东流入长塘湖。” cH\.-5NQ
那么,“溧水”为什么叫“濑水”?“溧”和“濑”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L[ 7Aa"R
原来,在远古时代,“溧”、“濑”同音,只是两种不同写法而已。 u+vUv~4A6
据王力等音韵学家考证,上古音里的“烈、厉、溧、赖”,都有共同的声母、入声韵尾和基本相同的韵腹,大致读如我们现在溧阳话里的“力”。“濑”是形声字,后来才有,读音应该与“赖”一样。同时,上古的“烈、溧、濑”相互都可作又音。所以,那时“溧、濑”两字的读音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在我们的溧阳话中,“溧”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读如上古音“力”(少数读如“厉”),这是汉语上古音在溧阳地名里的一种遗存。而“濑”字,则失却了入声韵尾,读如溧阳话里的“烂”。这种变异,应该是在隋唐以后才产生的。 IqmoWn3
又据文献资料,同样是伍子胥乞食漂母、投金报恩的故事。南朝·陶弘景《真诰》云:“夫至珍者,万乘不能激其名,投金溧女是也。”唐·李白《溧阳濑水贞义女碑并序》有云:“还吴雪耻,投金濑沚。”李白文中的“投金濑”就是陶弘景笔下的“投金溧”。“溧、濑”互用的史实,再次证明了它们的一致性。 *.NVc
那么,“溧水”到底出自何处、经过哪里、又流向何方呢? UPJ3YpK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我们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当今上海,还在大海之中,长荡湖与滆湖、太湖相连,也竟是一片泽国。却有一条名曰“中江”的河道,自芜湖至溧阳长荡湖,这就是后来的“溧水”。 3+
$~l5LY
“溧水”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汉书·地理志》的应劭注:“溧水,所出南湖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祥符图经》:溧水承丹阳湖,东入长荡湖。丹阳湖即应劭之南湖也。张铁曰:溧水即永阳江之上源,大江之水南会于此。江上有渚曰濑渚,又谓之陵水。《范雎說秦昭王》‘子胥昭关至陵水’是也。自濑渚东流为濑溪……入长荡湖,又分流东行,为吴王漕,盖五代时杨行密漕运所经也。自东坝筑、而丹阳湖之水不复入于溧水,永阳江之源流亦滋晦矣。《水利考》:永阳江一名穎阳江,古名中江。” _n_|skG
从考证角度来看,这里有两个名词需要说明,即“南湖”和“陵水”。 .
[\S=K|/
首先是应劭所说之“南湖”,也即“濑湖”。“濑湖”一词见于《战国策·楚策》:“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南察濑湖而野江东。”鲍照注:“察,犹治也,楚有(濑湖)而治之。以江东为野。”据元《至正金陵新志》:“鲍照注濑湖,乃以南阳之属,殆非也。南阳未尝属越,又与江东全不相近,正谓溧阳之濑水明矣”。古人把“濑湖”说成“南湖”,是“濑”、“南”之音转所造成。南湖就是濑湖,也称丹阳湖(早期包括固城湖和石臼湖)。现在溧阳的南渡,应该就是古代的“濑渡”。而这个“濑渡”,在口语中,又很容易与“难渡”相混。有人就猜想,是不是因为当时渡江很难,人们就称之为“难渡”呢?其实不然。溧阳话“l”、“n”不分,而南渡又在濑水之南岸,记录时人们用“南”字,既合乎逻辑又合乎语音。 GbZqLZ0
其次是《范雎說秦昭王》“子胥昭关至陵水”之“陵水”。《史记·范雎传》:“伍子胥……出昭关,夜行昼伏,止于陵水。”《索隐》:“刘氏(刘穆之)云,陵水即溧水,陵、溧声相近,故惑也。” @,v.Y6Ge
《江苏省地名词典》“固城”词条云:“固城西临固城湖,南滨胥河(溪)。古老集镇、相传春秋时为胥渚邑,东汉为溧阳县治,北宋名固城镇。沉积相与历史记载证实。在新近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在淳、溧、宜三县中部至太湖间,确有一条汇金陵宣歙之水,自固城南湖(即固城湖、丹阳湖)循西高东低向东南倾斜的总地势东流,经东下坝之间的颇高阜之岗丘间低地向东,现经升平、三塔、南渡、前马、长塘诸湖荡入太湖的天然河水,亦称濑阳江。”估计今人所称之“濑江”的,就源于此。 *H%Jgz,
清·康熙《漂阳县志·舆地》载:“溧阳诸水,盖自固城南湖,受金陵宣歙之水,迤逦入溧阳,由长塘湖到荆溪震泽(今太湖),中有四、五里颇高阜,阖闾伐楚,使伍员开河运粮,旧名胥溪河者也。” 5J8U] :Y)
由此我们知道:溧水,古曰中江,也即濑水,出自历史上的丹阳湖东北部的古濑渚邑,也即现在的固城。其流经胥河,入升平、三塔、南渡、前马,一路经濑溪河至长荡湖,一路经南河,穿过溧阳城,向西氿太湖方向而去。 Qa=v }d-O
那么,前文所说,溧阳这个县治,应该在溧水之北岸的,现在怎么会到了溧水之南呢? xD<:'-ri>
那是溧阳县治的历史变革所致。 +}0/ %5 =1
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春秋战国期间就有溧阳这个地名了,当时属吴国,后来属越国,最后属楚国。自秦朝一统天下开始,正式命名为溧阳县。但这期间乃至汉末三国时期的屯田都尉,史书只记载属某某国、某某郡,均没有记载县治的具体位置,一般学者都认为,当时的县治在高淳固城的可能性最大。而能够证实这个论断的,就是《校官碑》。 D[ (A`!)
在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江苏溧水县尉喻仲远在固城东北角之湖滨,获得江南地区唯一的汉代石刻《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简称《校官碑》或曰《潘乾碑》)。碑主潘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人。潘乾曾为溧阳长,他兴办学习,重视教育,为民所称道。潘乾死后,县丞赵勋及左、右尉董并、程阳等,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立此碑刻,为其歌功颂德。该《校官碑》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内。 Q+'QJ7fw'|
这块碑的出土,至少可以证实一点,即在东汉期间,溧阳县的县治应该在今高淳固城镇。因为歌颂县长的功德碑,只能放在县治,不可能放到远乡。宋《景定建康志》:“绍兴中得后汉溧阳校官碑于固城湖之旁,故知其为汉县治。”学者如此认定是有道理的。 6N'v`p8
那么,历史上的固城又在哪里呢?就在高淳县的固城镇。它位于古固城湖的东北角。其南面向东就是胥河,也即古代中江(或曰溧水、濑水)的上游,吴越战争时,伍子胥所开之运河。自东坝筑好以后,长江之水不再进入,胥河现在的河水已经很少了。 N!:&Xz
在溧水河(或曰濑水)的北部,最早有个叫濑渚邑的固城,设置县治,并命名为溧阳县,这完全符合古代认知和命名方式。 |\/Y<_)JD
最早的溧阳县,范围很大,包括高淳、溧阳和溧水的大部。公元222年,废溧阳县制,辟为东西两块。西部设屯田都尉,至公元280年改设溧阳县,但治所均无考。学者一般都认为,还是应该在固城原址。东部(含现属宜兴部分)设置永平县(后改为“永安”、“永世”),治所就是现在的天目湖镇的古县自然村。公元304至公元432年间,辟永世部分设置平陵县,县治在南渡镇平陵村的古城。至公元620年,废永世县等,再设溧阳县,县治在南渡镇旧县村。至此,“溧阳”仍然名副其实,因为它还是在溧水之北部。但是,唐朝末年(公元903年),经过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后,县治迁到了现在的溧城镇。溧阳从此也就不再在“溧水之阳”了。 ,XNz.+Ov
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溧阳”这个地名的来历。濑水、溧水与它的紧密关系,如同母子一般! ue{0X\[P<
|cCrL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