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溧阳论坛》撰写《溧阳人在朝鲜战场的留影》的专题连续帖,需采访家住西园新村的抗美援朝老兵陈炳寅先生。因为不知道这位陈炳寅住在西园新村的什么地方,故我先找居委会了解陈老的居住点。对溧阳城地形非常熟悉的我来到了西园新村,一位老邻居看到我,热情地指点我说:居委会办公室在溧城中学(现溧阳第二中学)东大门对面马路边。我随即来到了二中对面,一看招牌上是码头街社区,并不是西园社区,我想会不会搞错,但二中东大门对面就只有这家居委会社区,并没有第二家。 i-w$-2w
就这样我就进入了码头街居委会社区的办公楼,在二楼的第二个大办公室,有几个人在办公,我轻轻的敲了下门就走了进去,向他们说明了我的来意,说找西园新村的抗美援朝老兵陈炳寅,今年约90岁,退休前是原计量所所长。一位中年女士说,没听说有这个人。另一位说,这里是码头街社区,你要到西园去找。见我还不想走,其中的一位女士问我,你找他干什么,我说要采访他,与他聊聊天。她细细地打量着我说,你是记者?我说不是,是一位普通的百姓。这时我分明看到了这位女士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而轻蔑的“微笑”。期间一位坐在电脑旁的女士似乎知道了我的来意说,给你找了,没有这个人。 n?$c"}
我慢慢地从码头街社区出来,无可奈何地再度回到了西园新村,准备自己一家一家去找。刚进西园小区,就见到了老同事老牟,非常熟悉居委会情况的他说,你找码头街社区是对的,我们西园早已并入码头街社区,归他们领导,他们应该为你提供我们西园居民的信息。此刻,我心里不但有一种失落感,还有一种被奚落、被玩弄的感觉。让人欣慰的是,后来在码头街西园新村居民的热情帮助下,我终于找到了志愿军老兵陈炳寅先生,了却了心愿。 I*^t!+q$
今天在这里述说我到码头街社区的遭遇,并不是对码头街社区这些机关工作人员有成见,而是感觉他们的思想素质、工作作风及业务能力确有待提高和改善。就事论事而言:首先,我作为一个抗美援朝史料撰写的志愿者,为寻找抗美援朝老兵,请你们提供帮助,你们的态度冷漠!第二,作为社区的机关服务单位,你们对管辖的居民小区应该十分熟悉,而你们表现的却十分生疏,连一直居住在你们小区有着光荣历史的90岁志愿军老兵、老党员、老干部都不知道,简直不可想象!第三,当我艰难地爬到你们楼上,站在你们面前,形象的确是差了点,而你们戏虐地问我是记者,最后打发我自己去找,我当然无语,但要知道,在跨进你们办公室前我可是把你们当作党的最基层组织来求助你们的呀! ']>9/r#
其实,我对你们码头街是非常有感情的。这倒不一定是我从小生在码头街、成长在码头街、对码头街有着一种依恋,而是码头街的历史和文化,在我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巨大情怀。多年来,我写了有关码头街的近百篇文章,分别发表在出版的书籍中、报刊上、溧阳论坛上。昨天,我是第一次到码头街社区办公大楼,事前,我很兴奋,好像有一种回到娘家的感觉!但是,昨天的情景竟然是如此心寒!晚上躺在床上一夜没睡...... |U;O HS
考虑到有关因素,本帖我就不配发图了,请广大网友谅解。 (&Jo.
<
(CR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