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村记忆(七) ,(N[*)G
胆战心惊吃喜蛋 (Sv>NQp
/ylc*3e'4
前面说过,到了70年代初,农村经济虽然比十年前的“自然灾害”时期有所好转,但农民的生活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许多农家在青黄不接时,主要还是靠吃预借粮结结巴巴过日子。假如你要问当年的农民:你最大的理想或幸福是什么?他们很有可能回答是: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理想和幸福! H=p`T+
在我的记忆里,当时钟家村(葫芦村)农家每天能吃上“干粥烂饭”已经相当不错了,尽管有的农家还在煮饭时多倒一葫芦瓢水,相信“煮三年烂饭买一头牛”的老话,但每餐“舔碗”的习惯节俭动作还是常见于“摇饭碗”人群之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保持着“一稀两干”(早上粥,中午和晚上饭),或“两稀一干”(两餐粥一餐饭)。但下饭的菜就极其清苦和简单了,稍勤劳一点自留地种植点小菜还马马虎虎有素菜下饭,其它酱油汤、萝卜干、咸菜下饭也是正常的。即使鸡窝里老母鸡生了蛋都舍不得吃,要拿到前六小店换回盐等生活用品。假如那天桌上出现了“炖鸡蛋”,这说明家中有客人来了 -R0/o7
但从小生活在城里的父母亲很会治理家务,父亲每月47元的工资给母亲料理得“窝窝益益”,甚至每月还有盈余。这不得不承认这是父母亲持家的奇迹,因为,当年这47元人民币要养活全家八口人哪!拿到今天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这47元钱吃一顿早餐也不够哇! L&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