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太保产险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转型,助力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进行积极有益的创新实践。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中国太保成立3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太保产险不忘初心再出发,用“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助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践行ESG理念 保障美好生活
围绕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国家全面进入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和环境保护的新阶段,对保险的需求也从保财产保灾害,全面提升到保行为保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太保产险将ESG战略融入业务发展全链条,全面落实“绿色、责任、公益、可持续”ESG体系设想,践行“社会助推器、民生稳定器”的使命,通过“保险+科技+服务”的平台模式助力社会及政企客户可持续发展。
多元打造社会治理服务平台。以“制度+保险”新的供给思路,探索解决社会和企业的难题。中国太保产险率先推出国内首个防止返贫致贫的保险综合解决方案“防贫保”,建立了一套由政府主导、保险参与、联防联控的精准防贫监测与帮扶机制。2019 年-2020 年,中国太保产险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等国家级荣誉。
打造民生保障服务平台。在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助力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公众构建了更加专业的服务体系。目前,中国太保产险已在民生保障、巨灾减损等多个领域建立了标杆优势。针对住房交付后出现质量问题,居民难以获得赔偿、政府疲于协调纠纷的痛点,率先推出住房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在保障校园安全方面,制定校园安全综合服务方案,打造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御体系。在助力安全生产方面,搭建安责险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政企信息联通,为政府、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预防和预警制度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工具。
中国太保产险自主研发的企业级防灾防损服务平台,开发了覆盖中国全境的多灾因风险地图,目前已绘制 25 万份企业风险画像。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太保产险第一时间上线了“疫情防控风险地图”,为公共卫生防疫风险防控提供了“太保方案”,有效保障了全社会复工复产的顺利开展。
中国太保产险在探索开发绿色保险产品、绿色销售出单、绿色理赔服务引导等特色ESG方案的同时,积极通过线上活动向广大客户传导ESG理念,呼吁共同守护美好生活。为进一步发挥保险引导,呼吁社会公众低碳出行,安全驾驶,助力城市治理,中国太保产险精心筹备了好司机PK赛活动,结合“绿色金融”理念,以鼓励安全驾驶、助力城市治理为目标,通过知识问答、线上PK、排名奖励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用户安全驾驶意识、鼓励用户绿色出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产品服务创新
为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太保产险围绕不忘初心、守护美好、回馈社会、服务民生的主旨精神,积极开展“办实事、搭平台、走基层”活动,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加强三农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6月18日,中国太保产险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主办“2021年金融保险助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论坛”。会上,与中国农大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个黑土地保护研究项目工程。中国太保产险分享了前期参与黑土地保护行动的经典案例与成功经验,发布了下步助力黑土地保护的行动方案,从国家政策、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全面阐释了太保针对黑土地保护利用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自2019年起,中国太保农险创新团队多次前往吉林梨树开展保护性耕作实地调研,积极发挥太保农险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研究创新优势;与国家黑土地现代农业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商业性玉米收入保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专用)》等专属产品;引入“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模式,为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种植合作社提供完全成本或收入保险,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保障功能,解决合作社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后顾之忧,为落地“黑土地行动计划”贡献保险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为养殖户提供快捷、高效、全面的保险服务,6月25日,由中国太保产险总公司主办、中国太保产险山东分公司承办的“2021年‘保险+’助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论坛”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会上,中国太保产险发布了“猪福保”一揽子产品服务方案、e农险FAST技术服务方案及普惠金融宝——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从专业、智慧、贴心三个方面介绍了太保农险助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积极推动研究助力产业发展,中国太保特邀上海太安农险研究院专家学者走近乡村、回馈“三农”,与各地政府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面对面交流,共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从沿海到内陆,从种植到养殖,从保成本到保价格、保收入到保产业链,中国太保持续深化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研究创新、平台创新、融合创新等方面,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