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溧阳商号追忆专题帖 /UAj]U 消失在尘埃中的彭永丰木行(1) 014!~c 开头的话
也许是习惯,更也许年龄的关系,我这个人喜欢记事,即使一些不知道的往事,也喜欢把它“挖”出来,以示自己不是那种“数典忘祖”这样的人。企业退休后坐在家里也拿到两千余元退休工资,比老婆的退休工资还要高一点,这已经非常荣幸感恩戴德的事了。实际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我上《溧阳论坛》也快16年了,也写了近200万字的帖文,但写溧阳的往事尤其是写民国年代的商铺或当年的老字号真的太少了,虽然以前写了一些溧阳民国年代的商铺史料,但一些文章都没涉及该商家的内涵,许多都是“蜻蜓点水”,无论是“老溧阳记忆”、“怀旧的历史图片”、“古城故事”还是“溧阳老字号”、“溧阳商业面面观”以及溧阳城的一些往事,其回忆文章大都写得比较粗糙,甚至一笔带过,没有写细、写实、写丰满。
继写《码头伞店风云录》后,从今天起,我将撰写《消失在尘埃中的彭永丰木行》,这也和《码头伞店风云录》一样,根据后人的记忆而展开。彭永丰木行是民国年代溧阳城规模较大的一家独资私营企业,老板是彭毓坤。该木行四十年代初建于溧阳城的西河沿,是当年西河沿商铺区最大的一爿商家,三间屋门面二层楼,进深二十多米,后院围墙与姚家巷相连,设大堂、门厅、账房、工场、仓库、厨房,后部建有四水会堂的天井、花台等。彭永丰木行开业后,生意兴隆,顾客如云。据民国37年(1948年)统计,溧阳城当年有木行15家,而西河沿的彭永丰木行排在前例,成为当年溧阳木业的佼佼者。
彭家村的小木匠
彭姓在溧阳不但是大姓,也是溧阳的望族之首,社会上很早就流传着“彭马史狄周,吃穿不用愁”的老话。据溧阳彭氏族谱记载,溧阳彭氏西门总祠堂就在大众影剧院后原西门街小学内;南门总祠堂位于现工商银行南侧的原南门街小学的范围,还有一处彭家大宗祠在原城南花园头村,其它彭家祠堂分布在溧阳范围内的二十多处村落中。
1911年的辛亥年,彭毓坤出身在溧阳西门城郊结合部的彭家村一个农民的家庭,上面一个哥哥,由于家庭非常贫困,四岁父亲就去世了,他自小在叔叔家长大。彭毓坤小名叫彭土根,在叔叔的扶持下,他在村旁的彭氏小学(即后来的西门街小学)念到了小学三年级。在彭氏小学念书时,彭土根很聪明,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尤其是他写的字,又工整又漂亮,老师总是把他的作业作为范本在课堂上给大家展示。可是,好景不长,叔叔家也非常困难,只得中断了学习,到彭家村帮着一大户人家去放牛。
到了13岁那年,经人介绍,彭土根开始拜金坛指前标一师傅学木匠,聪明好学的他“三年萝卜干饭”没白吃,学徒期间,他把师傅的木工技艺一点一点都学了过来,满师后,他开始在溧阳城和周边乡镇施展他的木工活,由于他的手艺好,客户都非常满意,几年下来,他成了彭家村有名的小木匠,无论制家具、建房、做门窗,甚至打棺材,只要涉及木匠活,大家都愿意来找他,彭家村小木匠的美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开来。
/n=/WGl
沉甸甸的一桶金
晚年的彭土根回忆过去的往事时说:当年家里太穷了,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我光着脚,后来捡到一双“钉鞋”,我在里面塞点烂棉花和鸡毛,但还是不抵寒,后来妈妈终于东揍西拼做了一双棉鞋。但我舍不得穿,一回家就把棉鞋放到灶炉边烘,这样明天光脚穿上会感觉很温暖。谁知有一天早上起来,棉鞋竟被烤成了灰烬,我伤心地整整哭了半天。
贫穷过来的孩子特别懂得生活,珍惜生活。因此,彭土根特别珍惜自己学到的这份手艺,更加努力地接活和干活。也许他的名气大了,更也许他的木工活干的好,引起了一位专做纺织机生意老板的关注。上辈老人知道,前清时期乃至民国年间,民间有许多织布的小作坊,他们有家庭的,有合伙的。而他们织布的机械大多是木质手工土织布机,因此,当年这种织布机市场上特别畅销,自然,能制作这样织布机的木匠,社会上并不多。这位专营织布机的老板早就暗暗跟踪彭土根,细看他干的活,几个来回后,决定聘请彭土根专门为他制作织布机。
别看当年彭土根还不到20岁,小学只念两三年,但社会闯荡几年下来,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意经,当他现场看了老板提供的全木头打的织布机样品后,心中自然有了自己的主张。待织布机老板提出一系列聘用条件后,他一口推翻了老板提出的高薪聘用条件。然后他自己提出了来料加工,计件收费的办法。织布机老板一看这位老实巴交的年轻木匠说得很有道理,就爽快地同意了,并把账房先生叫来,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这样,彭土根不带一分钱投资,完全靠自己的技术和劳动,开始制造织布机,甲方老板也只要提供原材料,织布机做好了,经过验收,就给钱。那个年代,织布机销路非常好,订单络绎不绝,是年,这位年轻的彭家村小木匠经过一年的奋斗,收获了他人生以来的第一桶金。1930年除夕之夜,小木匠看着眼前用汗水换来的一堆“袁大头”,高兴之余,不由得深深吸了口气:要发大财,就得自己干!
$6Psq=|
q[g^[~WM#
$5O&[/L
>8-
`
相关链接: p]HtJt|] 7n.J.<+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