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姓是炎帝氏中的以长尾鸟为图腾的氏族的族称。因为这种鸟好杀好斗,直到斗死才肯罢休,在甲骨文中作“杀”解,这种长尾鸟是山雉。这个字后来又衍化为“刈”。蔡图腾由两个鸟的图形组成,右面的鸟是蔡的本字,左面的鸟代表炎帝的丹凤,即山雉。蔡姓也是具有司天权的氏族,同样也是炎帝族的别称。周公封文王孙胡于蔡,称蔡钟(一作仲),子孙以国为姓。
蔡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姞姓及少数民族改姓。西周时期的蔡仲为蔡姓始祖。
蔡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55位。截至2013年,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552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6%,人口总数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4位。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
主要源流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 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数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朝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为汉姓蔡。这些外族在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兴盛于东北地区。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
部分得姓始祖
蔡仲,姬姓名胡,又称蔡仲胡,周文王之孙,蔡叔度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蔡国第二任国君。
周武王灭商后,将其弟叔度封于蔡,建立蔡国。周成王继位后,蔡叔联合管叔等进行反叛,失败后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蔡叔之子胡,一改其父旧行,尊德向善。周公听说后,举荐他做鲁国的卿士,鲁国大治。周公向成王建议,又把胡封在蔡地,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迁徙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蔡氏足迹已经遍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地区。战国时,蔡姓族人由湖北蔡甸出发向南进入湖南常德,并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蔡姓先民。秦汉时期,蔡姓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在豫东与鲁西一带形成了济阳蔡姓,这是蔡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名人辈出,影响深远。西晋末年,北方战乱,中原民众大量南迁。蔡姓开始大规模进入江浙地区。唐朝时期,中原两次大规模移民福建,蔡姓为主要姓族之一,这为蔡姓成为南方著姓奠定了基础。蔡用元乃蔡氏入闽始祖, [12] 唐末,中原战乱,河南蔡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先居于福建宁华县,二传又迁至广东梅州。 [13] 到宋朝时,蔡姓已经散布于江南各地,蔡姓主力已经在福建形成。明末清初蔡姓进入了台湾。 [2] 此后,又有大批的蔡姓人从福建、广东到台湾开基,有的又移居东南亚及欧美诸国。 [13]
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六位。福建为蔡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蔡姓总人口的21.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河南,这三省蔡姓占蔡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河北、湖北、江苏五省。全国形成了闽赣浙苏东南沿海区域、鲁豫冀鄂中原地区两个蔡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蔡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六位姓氏。浙江为蔡姓第一大省,约占蔡姓总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福建、江苏,这四省蔡姓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二省。宋元明期间,蔡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特别是向江浙闽沿海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苏蔡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蔡姓的人口已达552万,为全国第四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6%。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北、台湾、安徽、福建,这五省又集中了32%。广东居住了蔡姓总人口的13.7%,为蔡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在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有些区别,虽存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情况,但向东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以及东北的移民。
截止2018年7月,据不完全统计,当代蔡姓总人口达到600多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6%,人口总数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44位。蔡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其中,广东省内的蔡姓人口约113万人,占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蔡姓总人口的15%,为蔡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梅州蔡氏始祖福粤公的后代就有近百万人。
郡望堂号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丹阳郡始建于西汉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辖十七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江苏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此地区。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后辖区缩小。到了南北朝的后魏时,又在河南省项城县的东北置了一个丹阳郡。隋朝灭后南朝陈国后曾废黜,后隋炀帝又置润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苏常州),再以蒋州(今江苏南京)为丹阳郡。唐朝时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北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升为镇江府。另外,古代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带,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为丹阳。还有,秦朝时期的丹阳县,亦称丹杨县,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一带,唐朝时期被并入当涂县。明、清两朝乃至民国、现今的丹阳,只是个县级建制的城市,位于今江苏省溧阳市旁边,紧依长江,隶属于江苏省镇江市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今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今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今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今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今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朔方郡:西汉朝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大将卫青破匈奴,取黄河以南大片土地,遂置朔方郡,治所在朔方县(今内蒙古杭锦旗)。其时辖地在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今陕西省靖边县一带。东汉时期废朔方县,移郡治于临戎(今内蒙古磴口)。
洛阳堂:以望立堂。
济阳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丹阳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朔方堂:以望立堂。
九峰堂:宋朝蔡仲默,三十岁放弃科举,专攻理学。隐居在九峰,人称“九峰先生”,后人因以为堂号。
龙亭堂: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对文化事业的发展,立了极大的功,封“龙亭侯”,后人因以为堂号。
祗德堂:堂号的由来可追溯到蔡叔度之子,蔡氏二世蔡仲侯,名胡,不计前怨,率德驯善,克庸祗德,周公举为鲁卿士,出治鲁国有方。因此,周成王复封于蔡,以奉祀其父。周成王在其钦命“蔡仲之命”中,表彰蔡仲“克庸祗德”成为“祗德”一词之出处。以后蔡姓族人即以“祗德”为堂号。
宗祠楹联
孝隆东阁;经重石渠。
上联典指东汉安城人蔡顺,幼年丧父,对母亲非常孝顺。下联说西汉沛县人蔡千秋,宣帝时为郎,在石渠阁与《公羊春秋》学者同时讲学,升任郎中户将,宣帝还选派了十人跟他学习。
桥留松荫;纸造桂阳。
上联说北宋大臣、书法家蔡襄,在泉州任上时,主持建洛阳桥,以利通航,又在桥头种松树七百棵。下联说东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的方法。
芳池月映;故宅风存。
此联为湖南省耒阳市蔡侯祠联。
三世劬学;六岁知音。
上联典指宋·蔡元定,尝登西山绝顶忍饥读书,学者称“西山先生”。其父子俱以勤学闻世。下联典指东汉·蔡邕,历迁中郎将,其女文姬,六岁知音律。
纸造桂阳;桥留松荫。
上联典指东汉·蔡伦,桂阳人,首创造纸。下联典指宋·蔡襄,知泉州时,建洛阳桥,植松七百棵,闽人勒碑颂其德。
孝隆东阁;经重石渠。
上联典指东汉蔡顺,性孝有德行,能化盗贼,后为东阁祭酒。下联典指西汉蔡千秋,为学甚笃,尝在石渠阁讲经。
澹泊明志;夙夜在公。
此联为近代军事家蔡锷自题联。
铁血救国;耕读传家。
此联为萧子升赠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蔡和森联。
理学传程朱;著述授谷梁。
上联典指宋蔡元定,幼承庭训,长从朱熹游,常于对榻讲论经义。下联典指汉蔡千秋,受《谷梁春秋》于鲁广荣,宣帝以千秋为郎中户将,选郎十人从其受学。
各地蔡氏宗族谱(20张)
理学传程朱之脉;著述授谷梁之书。
上联典指南宋理学家蔡元定,幼承庭训,长从朱熹游,常与对榻讲论经义。下联典指汉代学者蔡千秋,受谷梁春秋于鲁荣广,为学最笃。
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此联为孙中山致蔡锷的挽联。
琴声字体中郎业;荔谱茶笺学士风。
上联典指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下联典指北宋书法家蔡襄。
耒将兰气冲皇泽;去引星文捧碧空。
此联为唐代诗人蔡希周《奉和扈从温泉宫承恩刚浴》诗句联。
惜竹不除当路笋;伐薪教护带巢枝。
此联为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赠友联。
西山先生,三世劬学;中郎爱女,六岁知音。
上联典指宋·蔡元定事典。下联典指东汉蔡琰,字文姬事典。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此联为清代诗人、书法家蔡之定撰书联。
宾客填门,倒履迎王粲;士卒分赐,布衣乏私财。
上联典指东汉文学家蔡邕的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将领蔡遵的事典。
自九峰别派龙峰,衍百代弘扬祖德;由仙里卜居犀里,至三世以嗣乡贤。
此联为福建省莆田市蔡氏宗祠“建阳堂”联。
裔出周代,肇基唐代,官封宋代,长绵百代振家声;脉映济阳,支分莆阳,派衍青阳,好就三阳开泰运。
此联概括了青阳蔡姓的源流和发展。溯本追源,青阳蔡氏根在济阳,后又传衍到福建莆阳,再由莆阳迁居青阳,故称三阳开泰。
家谱文献
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共收入蔡姓历代名人219名,占名人总数的0.48%,排在名人姓氏第四十六位,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5%,排在第四十五位;蔡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3%,排在第四十一位。
丹阳蔡氏是晋末南渡丹阳的蔡氏曾经使用过的堂号。丹阳秦时为曲阿县,唐时定为该名,是镇江府属地,相当于今江苏省西北部,北滨长江。丹阳蔡氏为济蔡氏演化的重要环节,许多学者认为,她发迹于南朝齐国的蔡履,代表人物有南朝后梁尚书令蔡大宝,南朝陈御史中丞、度支尚书、新丰侯蔡景历,陈中书令蔡征、唐贞观初太子洗马蔡允恭等等。他们子孙繁茂,影响很大。丹阳蔡氏名震一时。宋朝丹阳(今镇江)蔡氏,代表人物蔡肇,字天启,元丰年间进士,累官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通判常州、卫尉寺丞,户部员外郎、兼编修国史,后贬官为两浙路刑狱、迁中书舍人。博学多才,擅长诗文,能丹青,着有《丹阳集》传世。据蔡文斗、蔡蔚霞于1921年编撰的《丹阳蔡氏支谱》记载:始祖蔡文节,始迁祖蔡兴祖,元末由福建建阳迁居丹阳城南。又据民国《丹阳蔡氏重修谱》记载:该族始迁祖蔡东辉,原籍泰兴,于明代中叶迁居丹阳,子孙繁衍,散居于丹徒、武进、江阴等地。福建莆田《蔡氏族谱》记载,他们祖先“世居丹阳”。现在江苏省还有《丹阳蔡氏新修族谱》等。《丹阳蔡氏新修族谱》共十六卷。清·蔡奕胜,蔡佩玉等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贻善堂木活字本,首一卷现存辽宁省图书馆
江苏吴县蔡氏 南渡始迁一世祖源(字世洪),祖籍河南新蔡县,据云北宋末任秘书郎,建炎南渡,居杭州涌金门外,生三子。源卒后,长子维孟(字泰伯)奉母迁居洞庭西山消夏湾之西,为西蔡始迁祖。此是西蔡爱日堂一支之谱,奉二十一世光谓为本支祖。谱载世系图、世传、洞庭西山地图等。长子维孟,字太伯,奉母徙苏州洞庭山;次子继孟,字仲伯,徙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 ;三子承孟,字季伯,徙居德清。
江苏无锡板村蔡氏礼派 《无锡板村蔡氏礼派支谱》6册,民国11年敦仁堂木活字本(16开)。从该家谱看,无锡蔡与苏州蔡原来是一家。根据家谱可知,他们最早的祖先居与于西周时的封地河南蔡国(今河南蔡县),后以国为姓,历史上出过状元、进士,相国、尚书,烈妇孝子等众多名人。该系有名可考的祖上是随宋高宗迁都杭州,护驾有功的秘书郎蔡世洪。蔡世洪,讳源,谱尊称为秘书公,生三子。长维孟、次承孟、季继孟。承孟后迁移到浙江湖州市苕溪,继孟迁浙江德清县小山。长子维孟则倾慕吴中洞庭山水,携母迁移到苏州西山消夏湾飘渺峰。维孟生三子,长日祈、次日新、季小秀。分别居住于飘渺峰山之上、中、下,当地人尊称为上蔡(上乙公)、下蔡(下乙公)、小蔡(小乙公),至今当地仍保留了上蔡、下蔡、小蔡村名。上乙公日祈生子蔡克弘,克弘生四子,分别叫七四(公)、七五(公)、七六(公)、七九(公)。七九公,名希逸,曾做过元代的承事郎,为避难携子迁移到无锡板村(又名西仓)梁鸿山旁,晚年讲学乡里。七九公生有五个孙子,分别叫仁、义、礼、智、信,因此就成了五支,礼派由此而来。礼派一部分迁移到无锡市,被称为蓉湖支。也有迁回到苏州的(包括古城及乡下),现在苏州的主要分布地是,古城区:白塔子巷(白塔路)、黄土泾桥、圆通寺东(今网狮园东,阔家头巷)、都陵桥;湘城区:浒墅关水塔桥、黄埭镇栋树、湘城镇蔡家角(两处)等等。该支谱系民国10年礼派族长蔡恒兴父子、蔡云庭、蔡国均等发起,蔡文炳校对,二十七世孙义派蔡嘉勲作序言,里面收录大量祖上画像及名人赞语及七九公的墓地图、家训、历次续修家谱的序言等。对研究江南蔡氏源流很有帮助。
济阳堂蔡氏大宗谱
《溧阳蔡氏宗谱沿革》
南宋度宗咸淳中(一二七O年左右),建阳蔡氏十四世孙远、绮、承三公徒居溧阳,为溧阳蔡氏始迁之祖。远公因懋迁至宋都临安,最早从临安迁至溧阳,居兜里。而后,绮公自建阳迁溧,居河口;承公自临安迁溧,居堑口。三公定居溧阳后,在上述三地分建宗祠;河口垂宪堂、兜里五思堂、堑口源远堂。三支同一宗谱,在《建阳蔡氏族谱》的基础上,续修成《溧阳蔡氏宗谱》(以下简称『溧阳谱』)。
『溧阳谱』以元定公为一世祖,远、绮、承三公为五世孙。谱上溯至唐末(八九七)建阳始迁祖炉公始,中经宋、元、明、清、民国迄今,衍生子孙四十二代,历时1100余年。
宗谱基本沿革情况,简述如次:
(一)元定公以前,就有先人创修宗谱 西山公在《戒子孙珍藏族谱题辞》中说:“吾欲展望谱集或注写子孙世次名位第行,必当净几正席……”说明元定公前已有族谱。(有说最近一次修谱是伯充公所辑)
(二)元定公增修谱牒
建阳十一世孙节斋公在嘉定十二年(一二二九)祠堂议约中说:『先君(西山公)深得尊祖之心,报本之诚,尝欲增修谱牒,重建祠堂,大其规模。适逢「伪学之祸,殁于湖南道州,而弗克就。』
元定公早于一一八O年以前,就开始收集、准备修谱资料。例如:敦请理学大师张械(一一八o年卒)为牧堂公作像赞:『貌充心古气肃神凝不役役于利,不汲汲于名,天民之逸人类之英。张蛟蕖
一一九0年,元定公畏子Y(YS公)参加增修谱牒工作,至一一九五年谱稿完成,先子祭酒伸作序:《蔡氏族谱叙》谱序中提到『西山公出O,兮抛餍穑以冠其首。』稍晚,又得到右承相w汝愚作序:《蔡氏族谱序》这是在腚蟹党祸不久,赵汝愚罢承相,出知福州时应元定公之请而写的一篇序(故在『赵汝愚拜书 前未具『右承相 三字),真是难能可贵!
一一九六年沈继祖等上疏,攻击朱熹,有『朱熹唱伪学,蔡元定实羽翼之』之奏。朱熹落职罢祠,元定同时获罪,流放道州。 一一九八年元定公殁于道州,非常遗憾的是他没有见到亲手所撰的《建阳蔡氏族谱》刊印。自后修谱重担,完全由节斋公担当起来。
(三)节斋公印出《建阳蔡氏族谱》
一二O二年宋朝廷弛伪学、伪*禁,赵汝愚追复资政殿学士。宣嚣一时的伪学、伪党*,基本得到平息。节斋公对谱稿又经过三年的修饰完善,大功告成。于二一O六年初请安远军节度使领阅门事苏施日一作序:《蔡氏宗谱序》序中说到:『予嘉其谱立,则正家有道,亲睦有本,诚世家之范则也,遂书之。』旋即在麻沙书坊印出这部带有画像之家谱――《建阳蔡氏族谱》(以下简称『麻沙谱』)在『麻沙谱』印出后三十年的岁月里,节斋公继续修撰自元定公以下的谱集(即后称之『续集』)直到他一二三六年逝世。其后,建阳蔡氏谱务工作,由十二世孙权(静轩公)担当。权公卒后,由其长子公度公、长孙希清公承接。
(四)杭公、公亮公在临安参与『续集』编撰
一二五O年以后,杭公(宋史作蔡抗),公亮公先后供职临安。公余之暇,参与『续集』编撰工作。一二五九年杭公卒后,公亮公则担负起在临安的谱务工作。公亮公与文天祥公有师友之谊;一二六O年文公也来临安供职,公亮曾将蔡氏家谱见示于文公;文公即为蔡氏家谱题辞:《题蔡氏谱像后》:『世以谱传而不能以像传,能并以传者,必先人胍抵于当时,道德鸣于斯世,乃留其像与谱并传。余观蔡氏谱像,灿然可传千百世而不替,子孙瞻先人之像,读先人之谱,而不兴起仰止之心者,未之有也。吉州文天祥』乃后,又书赠公亮公一帧横幅:『历代有画像之家谱少见,蔡氏是其中之一,蔡氏是礼度之门,非皇法约束者,祖先阐明周易,是孔孟正脉也。吉州文天祥』
一二七O年远、绮、承三公徙居溧阳时,曾携来『麻沙谱』与部分『续集』资料以及文天祥两次题辞。那帧装裱的『横幅』,一直密藏于河口垂宪堂内,直到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被发现,传示于河口、兜里、堑口三地宗亲。二十九世孙邦华,一九五三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曾从溧阳借来此『横幅』恭请考古学家郭沫若院长鉴定,被确认为真品,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两次为蔡氏家谱题辞,赞赏备至,确为蔡氏家谱生辉不少。
(五)希清公着葺刊印《建阳蔡氏族谱》正续集
一二七六年元兵陷临安,宋乃止,我『麻沙谱』遭厄被毁。『续集:稿散失较少,希清公经过两年整理就绪后,遂请当时避难于建阳唐石的谢枋得先生作序,题为《蔡氏族谱续集原序》,随即刊印:恢复被毁的『麻沙谱』工作量较大,希清公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于一三O七年方才完成。去信请八旬里人熊禾先生作序,题为《蔡氏族谱正集原序》。正、续两集印出后,均未分发到溧阳,盖因自一二七六年建阳与溧阳隔绝后,已完全失去联系。
(六)哗公徙居宜兴蔡巷
在一二七O年远,绮、承三公徙居溧阳后,公著公,公亮公曾来溧阳小住,尤喜住梁城湖畔(河口),留有不少传闻。其后,有易名蔡晔者,晚年迁居宜兴一农村(以后起名『蔡巷』),膝下有二子(巩、载)同住,后在蔡巷建祠立谱(但与溧阳未联谱)。据《溧阳蔡氏宗谱》载:晔公系建阳十三世孙杭公之子,是公著公?抑是公亮公,或其他昆仲?待考。
(七)溧阳第一次重修家谱
明成化八年(一四七二),溧阳第一次修谱,请建宁府知事史常作序:《溧阳蔡氏重修宗谱序》,谱以『麻沙谱』和『续集』有关资料为范本,序以元定公为一世祖,世传有系表,详明有序,另附大宗世系,有系无表。公祖始自司徒克公(一世),终于甫公(二十五世),发公为二十一世。
(八)溧阳第二次重修宗谱
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由十六世孙纯一公主持,进行第二次修谱,请贵溪县知事强中孚作序:《溧阳蔡氏重修宗谱序》 (九)溧阳第三次重修宗谱
清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由廷侯公主持,进行第三次修谱,请狄贻孙先生作序:《溧阳蔡氏纂修宗谱序》
(十)溧阳第四次重修宗谱
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由蕴昌公主持,进行第四次修谱,请旌德县教谕周罕抡作序:《溧阳蔡氏族谱序》
(十一)溧阳第五次重修宗谱
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由堑口支源远堂主持第五次修谱,请王蛳壬作序:《溧阳蔡氏重修宗谱序。序中说明,这次由堑口支单独修谱之缘由,以后仍由三支合修。
(十二)潭阳第六次重修宗谱
光绪十年(一八八四),进行第六次修谱,请赵用宾先生作序:《溧阳蔡氏重修宗谱序》,序中说到『庚子之乱』,宗谱被毁,幸存一部以及河口宗祠保存的先祖手卷完好,因而所修新谱仍保持原谱的确而可徵信气
(十三)溧第七次重修宗谱
民国四年(一九一五),由二十八世捺德公主持第七次修V,并自序《溧蔡氏修宗谱序》。共刊印十二部,每部十八册(十六卷);河口、兜里、堑口各置四部,三处宗祠设专人管理。
(十四)溧阳与建阳联谱
一九四九年四月溧阳解放,一九五o年后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宗祠失去土地,经济无来源,祠堂被折作他用。一九六六年进行文化大革命,《蔡氏宗谱》遭致焚毁。
二00六年四月一日,三十世孙恒方,恒荣三人到河口查访家谱,寻得由二十八世孙志德公保存的两册《蔡氏宗谱《卷一、卷十五》,当即将复印件寄往建阳蔡氏大宗谱编委会,同时邀请编委会派员来溧阳蔡氏考证。四月十六日,建阳大宗谱编委会主任建海宗长,副主任有兴宗长莅溧,对照《建阳庐峰蔡氏族谱》与溧阳《蔡氏宗谱》,一一核实,并去河口、堑口、兜里三处实地查访,一致确认上述三个支裔是西山公之后。翌日,对建阳与溧阳联谱,双方取得一致意见。从此,两地宗亲隔绝七百三十年(二一七六~二00六)的历史,宣告结束。(参见《建阳蔡氏与溧阳蔡氏联谱序》
二00六年四月二十日
溧阳蔡氏三十世孙恒方敬撰
江苏溧阳瓦屋山蔡氏字辈:“长宏钟定 祖宗德大 本立自先 家声正显 世泽克延 光明有庆 久远绍传”。此为十八世至四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