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图腾
起源始祖
起源源流
杨姓源出主要有: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汉字演变
①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叔虞十一世孙)时,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
②源于周宣王子长父。宣王时期,周宣王姬静将子长父封到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杨侯,春秋时杨为晋所灭,其后裔以杨为姓。
③源于晋武公子伯侨。晋灭杨后,封杨地为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于姬姓,因晋武公次子伯侨之孙突当时食邑于羊舌,故以羊舌为姓。至晋顷公十二年(前514年),晋灭羊舌氏,食我的儿子杨道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以祖宗封地杨为姓,其后代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史称杨氏正宗。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杨姓起源说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①赐姓:隋代杨义臣本姓尉迟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义臣之父尉迟崇,隋初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隋文帝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氏。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②收养:西晋氏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收养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为杨氏。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守亮。
③避难: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姓,为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姓之恩,改为杨姓。
④少数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政策,其中的莫胡卢氏改为杨姓。白族中,杨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杨伯侨,又名文实,献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勋,仍封伯侨于杨,为杨侯,承继乃祖爵位,谥贤敬。
迁徙传播
杨姓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内。春秋时杨为晋所灭,杨姓便向西发展繁衍,其先迁入陕西,后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一带,而后繁衍至河南。
春秋战国时期,有杨氏族人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省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他们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杨氏族人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秦汉时期,杨姓有的迁居河内,有的迁居冯翊(今陕西大荔),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杨姓入川也于此时,多由湖北、陕西迁去。
晋、唐、宋时期,由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及宋代的“靖康之乱”,中原社会动荡,许多杨姓子孙为了避乱,大举南迁,其中以福建为迁播中心。
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始祖杨绘,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
凤湖杨厝,在揭西县凤江镇,开基祖杨梅轩,先祖杨三阳原居揭阳槎桥乡,后移居揭阳(今属澄海)蓬州都外砂乡。至二世杨公道(1331~1396),字程川,明洪武四年因避土匪许之信之乱,再移霖田都棉湖寨西门,从事商业。杨公道置粮田三千三百余亩,分给诸子。明正统十一年曾孙杨梅轩移居凤湖开基,成为凤湖杨氏一支。
元末明初,大批江西、浙江的杨姓宗族,迁往湖广地区。随后,杨姓也开始了大规模向海外迁移,移居的主要地区是在今天东南亚一带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
人口 分布
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张、赵、刘、陈之后,为宋朝第7大姓。杨姓第一大省是四川。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陕西、山西,这三省杨姓大约占全国杨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湖南,这三省的杨姓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陕晋、冀豫为中心的三大块杨姓聚集地。明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5%,为明朝第6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11.1%)、江西(10.7%)、江苏(10.3%)、山东(10.1%),这四省杨姓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山西(9.4%)、四川(7.8%)、福建(7.6%)、陕西(5.9%)、湖南(5.5%),这五省的杨姓又集中了36%。浙江一跃成为杨姓第一大省。宋、元、明600余年中,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杨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些,杨姓人口总增加率仅为13%,净增加了30万。杨姓人口的分布总格局也发生变化,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苏鲁、赣闽、晋陕、川湘四大块杨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部传到了东南部。
当代,杨姓总人口已超过4000万,为全国6大姓之一,约占全国人口的3.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南、云南三省,大约占杨姓总人口的30%;其次分布于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河北,这五省又集中了30%。四川为当代杨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云贵川湘、豫冀鲁鄂两块杨姓聚集区。在人群中,分布在云贵、四川大部、重庆南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杨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4.5%以上,有的达13%,占了国土面积的13.6%,居住了大约23%的杨姓人口。在晋冀豫、京津、陕宁、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北端、内蒙古中部和东北部、黑吉西部、湖北大部、湖南中部和北部、安徽西北部、广西中部,杨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3%-4.5%,其覆盖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27.3%,居住了大约34%的杨姓人口。
杨姓历代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杨姓历代名人805名,占总名人数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位;杨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数2.02%,排在第六位;杨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的1.96%,排在第十位;杨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2.12%,排在第十一位。 [8]
郡望堂号
郡望
主要有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
堂号
四知堂
弘农堂: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县,是杨姓先人杼公兴旺发祥之地,以望立堂。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故而得名。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拒绝行贿者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后世遂以“四知”为堂号。
此外,杨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孔庙堂、不李堂,不陈堂,光裕堂、赐书堂、崇本堂、清白堂、务本堂、绍兴堂、瑞本堂、绍先堂、河东堂、栖霞堂、秦和堂、鸿仪堂、安阳堂、鸿山堂、新杨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洪洞堂等。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三公泽世;四杰传芳。(上联典指东汉杨震,列三公之位。下联典指杨炯,他和王勃、骆宾王、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五言通用联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杨宾撰书联。)
七言通用联
关西世第弘农郡;河内家声光裕堂。(全联典指杨姓名郡名堂。)
程门立雪尊师道;孔圣传家立美名。(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杨时,有“程门立雪”传说。下联典指东汉的杨震。)
三相才华齐凤阙;千金诗赋重钟山。(上联典出明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宰相。下联典出明代杨廉夫,能诗,太祖朱元璋曾称赞他的《钟山》诗“值千金,姑且赏赐五百。”)
载福勋名垂宇宙;云中旭日吊英贤。(此联为清代抗日名将杨载云庙联。)
忌我何尝非赏识;欺人毕竟不英雄。(此联为清代名将杨芳自题联。)
是何意态雄且杰;不露文章世已惊。(此联为明代杨继盛自题联。)
祠开苕左新门第;村纪关西旧世家。(此联为浙江省湖州杨氏宗祠联。)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立雪表恭,摘星见志;鱣堂集庆,雀馆呈祥。(上联典出北宋文学家杨时,杨亿。下联典指东汉杨震,传说其讲堂前,有冠雀衔三鱣鱼至。)
眼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素食琴书。(此联为清代书法家杨沂孙自题联。)
关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风范;北宋杨家将,文武衣冠祖庙光。(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杨氏宗祠联。)
忍人、让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寿;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点天理积子积孙(此联为广东省兴宁县大坪镇布路村杨氏宗祠善庆围堂联。)
溧阳家谱详情
沙溪杨氏宗谱 [20卷](别名:溧阳沙溪杨氏宗谱|杨氏宗谱)
时间:2020-12-03 来源:中华家谱馆
谱名:沙溪杨氏宗谱 [20卷](别名:溧阳沙溪杨氏宗谱|杨氏宗谱)
作者:(清)杨汝舟纂修
版本:不详
居地:中国, 江苏省, 溧阳县 - 族谱
堂号:不详
摘要:
本谱信息: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光绪6[1980]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食采杨氏县,始以杨为氏
始祖 : (宋) 杨邦?,字希稷
溧阳始迁祖 : 杨昭文,字文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溧阳县等地 封面题 : 杨氏宗谱
卷端题 : 溧阳沙溪杨氏宗谱
溧阳新溪杨氏(鳣瑞堂)始迁祖公简,北宋忠烈杨邦乂裔孙,属长子振文一支,子孙后代多居于城北杨庄村,亦有众多分支散居于周围杨姓村落,如杨卜郎桥、太平桥村等。
【江苏】溧阳沙谿杨氏宗谱二十卷
(清)杨汝舟纂修
清光绪六年(1880)光裕堂活字本 二十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间杨公亮始修,此为九修。
杨姓。南宋溧阳县令杨邦乂后裔。1126年,杨邦乂任溧阳县令。1129年,完颜宗弼统金兵攻陷建康,朝廷官吏跪拜迎降,唯杨邦乂不跪,并怒斥贪生怕死的降臣。被害时年仅44岁。后来,宋理宗赐封杨邦乂为直秘阁学士,并赐祭田三顷。杨邦乂子孙繁衍生息在溧阳城北一带已800多年。因杨姓集中居住而名杨庄。杨庄人聪明能干。创造了十分独特的水上运输工具--杨劈只船。船如长梭,长9米、宽仅70余公分,可快速在小河、沟渠中穿梭来往,为水网地带居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劳作、交通工具。杨邦乂后裔中,有明代河南道御史杨刚、广东高州知府杨绍祖等。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杨家庆也是杨庄人。
新溪杨氏显承录: [溧阳]
[table=100%,,#ffffff,0][tr][td=1,1,80]题名[/td][td]新溪杨氏显承录: [溧阳][/td][/tr][tr][td=1,1,80]作者[/td][td][作者不详][/td][/tr][tr][td=1,1,80]版本[/td][td]清, 木活字本[/td][/tr][tr][td=1,1,80]居地[/td][td]江苏, 溧阳[/td][/tr][tr][td=1,1,80]堂号[/td][td]髒瑞堂[/td][/tr][tr][td=1,1,80]先祖/名人[/td][td]始迁祖:[宋]杨公简[/td][/tr][tr][td=1,1,80]摘要[/td][td]参见清光绪二十九年髒瑞堂木活字本《新溪杨氏显承续录》条目。卷七至十七世表图,馀卷为列传。
[/td][/tr][tr][td=1,1,80]索取号[/td][td]3949/B
新溪杨氏显承续录: 十四卷,首一卷:[溧阳]
- 时间:2013-08-01
- 信息来源:本站综合
- 发布:新闻编辑部
[table=100%,,#ffffff,0][tr][td=1,1,80]题名[/td][td]新溪杨氏显承续录: 十四卷,首一卷:[溧阳][/td][/tr][tr][td=1,1,80]作者[/td][td][作者不详][/td][/tr][tr][td=1,1,80]版本[/td][td]清光绪29年(1903), 木活字本[/td][/tr][tr][td=1,1,80]居地[/td][td]江苏, 溧阳[/td][/tr][tr][td=1,1,80]先祖/名人[/td][td]始迁祖:[宋]杨公简[/td][/tr][tr][td=1,1,80]摘要[/td][td]始迁祖公简,南宋时由临安弃官卜居於溧之新溪。卷首载序、总目、历代徙居记、续修宗谱约章等,卷一谱例、总祠说、中厅侧楼合记、重建世锦堂记、新置起塘公祠墓志、世系等,卷二至十三世系图、世表图,卷十四列传。[/td][/tr][tr][td=1,1,80]索取号[/td][td]3949/A[/td][/tr][/table][/td][/tr][/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