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Oq 在公众的印象中,刘海粟是画家,他贯通中西、“十上黄山”,还是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专的创立人之一,甚至在无意之中成为很多人对中国画最初印象;而“新文化运动的拓荒者”、“近代美术教育奠基人”的评价是对他一生成就的肯定。
w;VUP@Wm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近日推出“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和“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两个馆藏研究展,从书法篆刻的角度研究和解读刘海粟。从中也可以体会到海粟先生晚年何以进入金石用笔的苍茫浑朴,他的以“以书法用笔入画”不仅仅在中国画中,其油画笔触也倾向于此风格,且涂写也多具有写意的气韵和动感。
m$Tt y[0 1976年刘海粟赠影予李骆公(李骆公家属提供)
;F_&h#D]3 1896年,刘海粟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其父亲刘家凤(1848-1916),年轻时曾参加过太平军,无意仕途,长期经营钱庄,家道颇为殷实。其母洪淑宜(1857-1909)是清代嘉道时期经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洪亮吉之后,成为了刘海粟文艺方面的启蒙老师。
Zo-Au 刘海粟6岁进入家塾,他10岁进常州绳正书院学习,14岁到上海周湘主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画半年。15岁在姑父屠寄(1856—1921,前清翰林,与蔡元培交厚,是著名史学家)和表兄屠宽的支持下,在常州开办图画传习所,17岁(1912年)与乌始光等在上海乍浦路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易名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下简称上海美专),1921年,与康有为结识,随拜入康门游学问字。
R U[ 展览将刘海粟的一生分为人生初始学习期(1896-1911);艺术教育事业期(1912-1952);艺术创作丰硕期(1953-1994)三个阶段,展品基本以时间为序,在大文化、大历史、多艺术综合背景之下,以海老书艺发展为主线,同时展出其中西绘画、用印、文献及收藏品,在个人艺术风格研究的同时,也强调近代中国艺术发展所兼具的抽象性和写意性表达的趋同,以及中国艺术深受书法性审美品格主导的影响特点。
*=z.H
* 前人对刘海粟艺术的滋养 7({.kD6 说起刘海粟书法甚至人生的早期阶段,不得不提及与康有为,与康有为的相识,不仅扩宽了他的视野,为他日后的书法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康有为的书法集汉隶北碑南帖之大成,他晚年碑帖兼得,熔冶诸家,以汉魏用笔,行书结体,书法天马行空,有龙腾虎跃之势。
EI9Yv>7 d{ 展览中有一件康有为在1920年代赠予刘海粟的集句“南浮江淮达闽越,前追董巨凌荆关”,并附言“海粟仁弟有天纵之才,画笔生动无伦。”由此可见康有为对弟子刘海粟的认同和期许,而从其口气中也依稀可见其性格的相似性。
'iYaA-
9j 康有为《行楷南浮前追七言联》 1920年代 纸本书法 170×44.5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HAJA, 康有为在传授刘海粟书法时强调:“学书应从钟鼎、石鼓入手”,他的一整套“尊北碑、重形变、强力度”的书学观念,影响了刘海粟书法的实践和理论。刘海粟初学“康体”,即已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深得其神,可见其受康师的哲学思想影响之深,和其学力才气的出色。在1925年刘海粟所绘《西湖景象》的画中题字,可明显看到康体书法的影响。
#l2WRw_t 刘海粟《西湖景象》 1925年 纸本墨笔 刘海粟美术馆藏
Vfw +m1sS 此次展出了吴昌硕的《石鼓多驾写来七言联》、赵之谦的《楷书庭前池中七言联》和何绍基《临张迁碑》,它们均来自与刘海粟的收藏,而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被誉为晚清三大碑学书家,他们的书法均带着“金石气”,也可见刘海粟的收藏和书法和绘画用笔的关系。
f2|On6/ 何绍基 《临张迁碑》(部分) 1862年 书法 刘海粟美术馆藏
'U`I 何绍基 《临张迁碑》(部分) 1862年 书法 刘海粟美术馆藏
/-pop]L 其中何绍基通经史、律算,尤以书法著称。他临写过大量的碑帖,其中以汉碑极为专精,仅《张迁碑》就临写多达百遍。刘海粟收藏的《临张迁碑》即是其一。此册虽是临本,但章法关系毫不松懈,点画遒劲,金石意味极强。
If9!S}
wa 之后的赵之谦早年取法于何绍基,后转习北碑,风格变为森历劲折,并强化了北碑的笔法特征,并使之与帖学笔法加以有效的结合,为晚期碑学实现碑帖融合的范式转换奠定了基础。展出的赵之谦此轴为七言楷书对联,犹存隶书意韵,起笔处多用侧锋,锋芒必现,魏碑书法特色明显。体现了赵之谦宗法北碑书法初成时期的书法面貌。
Sdmynuv
U 赵之谦 《楷书庭前池中七言联》 清 书法 刘海粟美术馆藏
Us9$,(3 赵之谦 《楷书庭前池中七言联》 清 书法 刘海粟美术馆藏
1 _W5@) 吴昌硕书法,以篆书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其篆书从石鼓文出而成自我面目,凝练遒劲,圆熟精悍,且喜用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此次展出的《石鼓多驾写来七言联》的款识中的“集猎碣”即指集石鼓文,从款识中也可见吴昌硕的行书,掺入篆书笔意,雄浑苍劲、恣肆老辣。
b!37:V\#} 吴昌硕 《石鼓多驾写来七言联》 清 书法(“多驾鹿车游汗漫,写来鲤简识平安”)
WY~}sE 吴昌硕 《石鼓多驾写来七言联》 清 书法(“多驾鹿车游汗漫,写来鲤简识平安”)
S67T:ARS 除了看晚清书家外,展览还展出了刘海粟临摹的苏轼《寒食帖》和米芾的书法。
`|JQ)
!Agx 刘海粟 《临东坡行书》 1942年 纸本书法 刘海粟美术馆藏
ldoN!J 展出中临写的《寒食帖》作于1942年,基本“忠于原作”,当时刘海粟滞留印度尼西亚巴城(今雅加达),此作便是当年夏天刘海粟移居巴城郊外小镇米司脱,闭室作画的一幅临帖之作。缘何临《寒食帖》,或因为自己也如谪居黄州的苏东坡有着类似的心境:1939年年底,刘海粟乘船离上海赴南洋举办“中国现代名画筹赈巡回展”,所得款行悉数捐赠贵阳“万国红十字会”。后因战事扩大,滞留辗转在新加坡、印尼等地。面对国内战事吃紧,也许刘海粟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等词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对故土的思念。
D+_PyK~jc 刘海粟 临《寒食帖》
dR/UXzrc 但近40年后,当年逾八十的海老临同为宋四家的米芾《重九会郡楼》诗时,则明显有自己的风格,并融入了碑学的雄健沉厚。在展览题签中写“吸取了米芾体势和笔意,得米芾之雅健而去其矫厉”,而他自己也深刻理解到:“习字,得转折停顿收缩之法不难,健筋骨、血肉丰满、有个性,甚难,而有书卷气则极难。”这种对书法用笔的理解也融入了他的绘画用笔之中,待后文再论。
13{"sY:PT# 刘海粟 《临米芾行书》 1981年 纸本 书法 67×274(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K[TMTn 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接续传统文人理念 'E8dkVlI 在澎湃新闻记者的观展过程中,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典藏部研究人员钟金也通过展品透露了馆藏的研究进展。她着重介绍了刘海粟、李健1937年合作的《临沈石田人物图卷》。
f4T-=` SO 刘海粟、李健,《临沈石田人物图卷》,1937年 纸本墨笔 刘海粟美术馆藏
A[':O*iB
“这件作品在过去很长时间被认为刘海粟个人临习之作,但在全卷打开研究后,发现是刘海粟临沈石田人物画、李健则临其题词。这也就引发我们去探究李健这位不被熟知的人物。”钟金说。
cl7+DAE 《临沈石田人物图卷》(细节图)
!c`Q?aGV) 在研究中发现,李健(1881-1956),为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李瑞清(1867-1920)侄子,并以伴其左右, 参与民国艺坛雅集。而李瑞清还曾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后更名为南京大学)监督,提倡艺术教育,是中国高校设立美术科的创始人。学堂创设了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并设音乐副科,培养美术师资,开现代美术教育之先河。而李健,以及吕凤子、桂绍烈在1906年6月被登记在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图画手工选科甲班入学的名册上,而此三人曾先后在上海美专任教。
L@R%*-a 其中,李健幼习书法,十二岁学治印,兼事绘画。1935年8月至1951年1月,李健为上海美专中国画系教授,他不仅在上海美专任教长达十六年之久(几乎是上海美专任教时间最长的老师),并教授金石学、书法、篆刻、国文、国画史等多门课程。他为人谦和纯挚,蔼然长者。上海中国画院筹办之际,即聘为画师,未几即谢世。
&(^>}&XS.< 《临沈石田人物图卷》(细节图)
<F.Ol/'h 而在书法教学上,李健继承李瑞清衣钵,也有一套较为系统的方法,主张学随历史的流进,先习古篆书,次隶书,再草书,最后才是结构复杂的楷书。这套方法,以及金石学、书法、篆刻、国文等传统文人的培养标准也被纳入上海美专中国画系的教学之中。
|V~P6o(/ 1947年,李健为刘海粟制印(“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展品)
.}y
Lz 而传统文人的典范,不得不提到沈周和文徵明,沈周为刘海粟极其欣赏和喜爱的画家之一,他所收藏的古画中也不乏有沈周的作品。而在李健的题跋上写有,“石翁此卷盖师其意,至其画笔直追马夏北宗正轨也,字学山谷老人极有风趣,山谷有伏波神祠诗,墨迹曾藏石田家,此题字颇师其法。”
?y45#Tk] 文徵明 《仿山谷书卷》 明 书法
:* /`` 其中“山谷有伏波神祠诗,墨迹曾藏石田家”在展出的另一件海老藏品中得到了呼应。这件藏品为文徵明 《仿山谷书卷》,这是一件文徵明以黄庭坚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书法作品,上书古诗《夜坐》一首,其落款处也提到了的“伏波神祠诗”。据其子文嘉的转述,文征明自己向来以赵孟頫作为自己师事的楷模。但根据目前的研究,除了章草以外,文徵明几乎涉猎各种书体。文徵明在此《仿山谷书卷》的挥写中,充分发挥自己在法度上所下的工夫,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出规矩之外。这也与海老的书法有着类似的追求,同时刘海粟与李健之于上海美专,同沈周与文徵明之于吴门画派是否有相似的关联或尚需研究,但从刘海粟、李健,《临沈石田人物图卷》依稀可见上海美专的中国画教学的趋势。
\&qVr1| 《仿山谷书卷》细节图
C X'E+ “刘海粟书法研究展”中的一些作品上的用印与“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对应,也可见其艺术观点和与美专教学的关系。
w)8@Tu:Q 刘海粟 《砥柱东南》 1970年代 刘海粟美术馆藏
Q}.y"|^ “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中,李骆公为刘海粟所刻双面印
\
T]"pE+8l “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中,李骆公为刘海粟所刻双面印
!V
-SV`+X 在1970年代刘海粟所题“砥柱东南”上的两方印均出自李骆公(1918-1992)之手,在“刘海粟用印研究展”中展示了印石,这是一枚双面印印,刻于1979年秋。李骆公也出自上海美专,他1936年入上海美专,后入日本大学艺术专科专攻现代油画。1957年后从事现代书法篆刻研究, 得钱瘦铁、王个簃指点, 与邓散木、宁斧成友善。以现代中西绘画形式美渗入书法篆刻, 新奇大胆。草篆奇绝大气, 别具风格。篆刻多以象形文字入印。他为海老治印约四十余枚。
'}YXpB 刘海粟致李骆公手札,附手画印稿 第二页(李骆公家属提供)
b~1p.J4 李骆公在《我的师友——忆上海美专》中回忆到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美专老师谢海燕、关良,王个簃、吴茀之、倪贻德等先生对其的帮助和指导,他说:“几年的美专生活对我的一生影响很大。可以说我的艺术思想主要是在这里形成的。”通过李骆公在美专求学的回忆录,我们得以窥见美专之自由开放的教学理念和浓厚并活跃的思想氛围,以及教师对学生后辈持续的关怀与提携。海老所嘱刻的这些格言警句代表着他的艺术理念及思想,对其研究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ez5`B$$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谢海燕(左一)、刘海粟(左二)、关良(左三)(李骆公家属提供)
z=Vvb 常见于刘海粟1950-1980年代的作品中的“黄山是我师”来自于钱瘦铁,边款刻有“海兄属刻石涛句,叔厓”,钱瘦铁1925至1926年任上海美专篆刻教授,是上海美专最早担任篆刻课程的篆刻家。1927年被聘中国画系主任后,担任国画山水教授,不再兼任篆刻。其主任期间,所聘篆刻教授为方介堪与朱复戡。
rqh,BkQ0t 印面:黄山是我师 边款:海兄属刻石涛句,叔厓。 钱瘦铁刻 无纪年 私人藏
SCH![Amq 印面:黄山是我师 边款:海兄属刻石涛句,叔厓。 钱瘦铁刻 无纪年 私人藏
%Z5k8 从钱瘦铁、李健、方介堪、朱复戡、李骆公等一系列名字中,上海美专的中国画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成就也显露一角。而由书法艺术泛通海老诸艺的求新求变,到上海美专乘中国现代转型制度发展的创新拓变,以至于海老晚年探索中西艺术融合的笔、墨、色、线的贯通实践,书法也贯穿于其后续的人生及事业中。
h'fD3Gr& 刘海粟,《五松图》,1932年
|f}NO~CA 融汇中西,金石入画 #"yf^*wX 1950 年代后,刘海粟从美术教育体系回归于艺术创作,他艺术的融合之路也日渐显现。随着阅历的丰富,他打破了“康体”的藩篱,在临习过程中取诸家之长,他的书法和题跋以行草为体,以碑为姿,用篆书笔意强其线质,在展览中有两幅不同时期的梅花图,其以书入画,拙中寓巧耐人寻味。
gX _BJ6 一件是1965年的《艳斗汉宫春》,此作布局欹正,笔墨苍辣,设色浓艳,应属海老平生写梅妙品。树枝干用籀篆写出干涩力沉,有沧桑之感,书法用笔显露无疑;但在点花卉时,守法却与枝干做法不同,以浓烈的红色摆点,用笔又有油画技法的影响。
O`0$pn 刘海粟《艳斗汉宫春》 1965年 纸本设色 103.5 X 108.4(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Mm{"J3uv 到了1983年,海老所作《狂草梅花》中,他大笔一挥,狂草写下“静虚群动息,身雅一心清。春色凭谁记,梅花插座瓶。”又以篆法写梅两枝,淡墨梅花数朵,与其书相呼应。一直以来,海老始终坚持“学书必从篆入”在其80岁后的作品中,表达得更为明显,而此时,他收藏的徐渭、陈淳、倪元璐、恽寿平,和孕育和滋养着他的写意花鸟和书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面貌——朴茂遒劲、雄浑洒脱、纵横恣肆。
CGe'z 刘海粟《狂草梅花》 纸本墨笔 1983年 115 X 57.5(cm)刘海粟美术馆藏
Y-c~"# 刘海粟《笔底明珠》 纸本墨笔 1981年 138 X 56.4(cm)刘海粟美术馆藏
M>J ADt_] 此外,“以书法用笔入画”不仅仅在中国画中,其油画笔触也倾向于金石用笔的苍茫浑朴,且涂写也多具有写意的气韵和动感,尤其是《复兴公园雪景》其梧桐树干的画法和雪景的表达方式,显示出海老的作品中油画和中国画存在的某种内在关联,他也一直以实践的方式,通过油彩转换中国画的笔墨精神,由此形成了具有浓郁东方情韵的意向性油画。
"=n8PNV/
c 刘海粟《复兴公园雪景》布面油画 1978年 93.8 X 94(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TxCQGzqe 在1980年代中期,刘海粟一系列娄山关的写生中,除了用笔和内核外,还将中国画题跋等形式融入油画中,他的创作实践也开拓了中国油画本土化探索的一条重要路径。
[img]http://n.sinaimg.cn/fashion/crawl/156/w550h406/20200916/72d0-izeysaz3339896.jpg[/img]
*_wef/== 刘海粟《娄山关》布面油画,1985年 81 X 110(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E\*",MGL 到了1990年代,海老几近百岁,阅尽百年沧桑,其书法从表面的布势婉转与笔划丰润,逐渐转向内在的气脉盘旋与笔划隐秀,进而达到了绚烂之后的平淡天然。1993年,为刘海粟美术馆奠基,98岁的海老赠“释回真美”四字,这四字来自《札记·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措则正,施则行。” 希望美术馆作为艺术的殿堂,起到净化心灵和提升审美力之功能,这也显示出老人对中国千年传统的回溯,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img]http://n.sinaimg.cn/fashion/crawl/12/w550h262/20200916/5cd1-izeysaz3339961.jpg[/img]
U?lu@5 ^Z 刘海粟 《释回增美》 1993年 46.5 X 98.5(cm) 刘海粟美术馆藏
hw'2q9J| 就刘海粟美术馆而言,也一直研究和不断推出的展览和公教活动践行“释回真美”,就刘海粟研究而言,在去年刘海粟首次登上黄山101年之时,“壮阔雄奇:刘海粟十上黄山艺术文献展”、“十上黄山绝顶人——馆藏刘海粟黄山精品研究展”分别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和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展出,以艺术作品、文献等多种形式呈现对刘海粟“十上黄山”研究之一隅,同时也可看到刘海粟广泛的交友和融会中西的气度。今年年初推出“刘海粟欧游九十周年纪念展”和“刘海粟文献展”,年中则推出“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和“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两项馆藏研究展,而明年则计划聚焦其山水和花鸟画,分别推出两项馆藏常设研究展。
[img]http://n.sinaimg.cn/fashion/crawl/91/w550h341/20200916/b2c8-izeysaz3340051.jpg[/img]
&"h!SkX/ 刘海粟研究系列陈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