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1819阅读
  • 1回复

[众观天下]在600岁的故宫里赏苏轼大展![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5053
金币
26226
威望
3568
贡献值
14700
银元
11132
注册时间2018-1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09-19 00:21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QdF5Cwf4  
J^SdH&%Z  
2$+bJJM  
WW4vn|0v  
v%+:/m1  
  紫禁城600岁之际,备受瞩目的苏东坡大展如约而至。2020年9月1日至10月30日“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在故宫文华殿开展。展览通过78件(套)文物精品,全面展现文学家、书法集、文人典范的苏东坡形象,带领观众回到那个文化昌盛的时代。 Br1&8L-|%  
% 5M/s'O?i  
kMi/>gpQ  
  举办以文物为载体,展现苏轼艺术造诣与其人格风范的展览,故宫还是头一次,苏迷们可以大饱眼福啦! [j=yMP38!:  
+6HVhoxU#  
MQ 5R O;RY  
T@2#6Tffo  
m% -g~q  
f$e[u E r  
 HN=V"a  
Dfg2`l  
dJJP3} M/  
G_bG  
We$:&K0  
  本次展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展览分为四个单元。 E ~Sb  
3!XjtVhK?I  
$q6BP '7  
7K,-01-:  
  01 “胜事传说夸友朋”
:61Tu n  
EMwS1~3dD  
3er nTD*`  
  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他所处的时代。 $HHs^tW  
+b0eE)  
~.{/0T  
DS+}UO  
+)!YrKuu  
4>F'oqFF  
dP# |$1  
苏轼《新岁展庆帖》
北宋 纸本 行书
gd%NkxmW  
q)X$^oE!6  
OK[T3/v,  
Uzz'.K(Mv|  
rI= v  
& ?h#Z!  
}\tdcTMgS  
t3*wjQ3  
欧阳修《灼艾帖卷》
北宋 纸本 行楷书
|'P]GK  
SQBa;hvgM  
&]"  
丁观鹏《西园雅集图》轴
清 纸本设色
")O%86_Q:  
[Y|8\Ph`&  
  02“苏子作诗如见画”
G_;)a]v8)  
Sj]T   
GPkmf%FJ  
  通过苏轼和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以及后世画家根据苏轼诗文作品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苏轼的文学造诣。 2D75:@JL}|  
xHL( !P F  
d"}k ! 0m  
-G}[AkmS  
cii_U=   
-~s!73pDY  
|L%Z,:yO  
苏轼《三马图赞并引残卷》
北宋 绍圣四年(1097年)纸本 行楷书
jN {Xfjmfv  
sD {Wxv  
F_w Z"e6  
x2OaPlG,&V  
文徵明《前后赤壁赋卷》
明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纸本 楷书
?I6fye7  
?k]2*}bz  
>zw.GwN|  
5b*M*e&=C  
宋人《赤壁图》
南宋 绢本 设色
$Z.7zH  
@Z* W  
  03“我书意造本无法”
Dd'm U  
>.Chl$)<  
E(O74/2c8  
  通过苏轼师法的前人作品、苏轼本人的书法创作以及后世临仿苏书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 oe%} ?u  
$@z5kwx:P  
w`4=_J=GO  
7E!IF>`  
>6NRi/[  
rf $QxJ  
o)Iff)m$  
苏轼《治平帖卷》
北宋 纸本 行书
SX<` {x&L  
iP =V8g?L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卷》
后汉 乾祐元年(948年) 纸本  草书
61SlVec*o8  
VPO N-{=`  
Sh/T,  
陈奕禧《临苏轼寒食帖》
清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纸本 行楷书
kE:nsXI )  
<Wfx+F  
PPb7%2r  
D?;"9e%  
  04“人间有味是清欢”
~Mx!^  
:}5j ##N  
6N!Q:x^4(T  
  通过表现苏轼生平逸事的书画作品,以及苏轼抒发性灵的小品文,展现苏轼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 't1 ax^-g  
)Q1"\\2j0  
6g 5#TpCh  
^A!Qc=#z}  
4]yOF_8h  
HBy[FYa4  
-&NN51-d\j  
仇英《竹院品古图》
明 绢本 设色
@W s*QTlV  
n,jKmA  
i*|\KM?P  
Z'4./  
Wi*.TWz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千古文人苏东坡,不但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同时,因其豁达的人生态度,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Gr7=:+0n|P  
tX5"UQA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g l^<Q  
gW^VVbB'L  
Yk)."r&?  
  苏轼的仕途很长,足足有四十一年,然而,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被朝廷流放在外。 k_sg ?(-!o  
a6D &/8  
5~r33L%  
MLoYnR^  
清拓东坡像团扇页
G}:w@}h/  
p~SClaR3H  
RTE8Uq36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黄州团练副使,本就是一个虚职,朝廷还下旨让其“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仕途不顺,外加刚刚承受了五个月牢狱之灾,令苏轼身心俱疲。 RP~|PtLw_  
tmv&U;0Z  
  蓝瘦,香菇......给好朋友私信一封诉诉苦——“老来百事懒,身垢犹念浴。衰发不到耳,尚烦月一沐。”(《安国寺浴》) Fpm|_f7  
y`\@N"Cf  
 `7 vHt`  
:Pvzl1  
Sx708`/Ep  
]Y%Vio  
9`1O"R/  
.LZwuJ^;  
$CY~5A`l9  
《定惠院二诗草稿卷》(传)
  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二年(元丰三年)所作,抒发自己遭遇贬谪时的心情,感叹人生无常。
ySx>L uY#3  
|%J{RA  
-7*ET3NSI/  
  苦闷是暂时的,闲来无事,苏轼有大把时间学习与思考一个问题——养生。他深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浸染,修内功、炼外丹、采草药、钻研医理,与方外之人交游…… v/](yT  
1M}5>V {  
3?c3<`TW  
  “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每天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抑郁之气消解了大半。 IEXt:  
N!ls j \-  
P#R R9>Q  
丁观鹏《西园雅集图》轴(局部)
^Y@\1fX 4e  
VXYK?Qc'  
S& S Q  
  修习养生之道,先生颇有些心得。在黄州期间,苏轼结合前人理论,创造出了一套吞咽唾液的内丹修炼法。具体如下:先盘坐闭目,配合意念,调整气息。用舌接唇齿,内外漱炼唾液,先不下咽,在配合意念调息,漱液,反复三次,然后低头下咽,气送入丹田。 OHeT,@(m h  
8"U. Hnu  
Fgp]l2*  
  “内外漱炼……反复三次……”,没有看错,养生,苏子可是认真的! mp=z  
v{(^1cX  
  后来,苏轼被贬至海南儋州,闲暇之余还将自己的养生理论进行了系统升级,写成《续养生论》,这一篇被认为是先生最难懂的文字。 7uKNd *%  
H=g`hF]`  
《治平帖》前的东坡先生像
G+%zn|  
qT%FmX  
 Of"  
  顺境中锦衣玉食,落魄时,苏轼也能洒脱的面对各种困境,不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在黄州,经济窘迫,了解到当地猪肉极贱,东坡先生便充分发挥美食家的天赋,发明了远近闻名的“东坡肉”。 %5eY'  
2>cGH7EBD  
  来到海南,情况依旧糟糕,这里既无肉,也无米无面,可把苏轼愁坏了。好在当地百姓爱戴他,猎人时不时地送来些野味,东坡先生菩萨心肠,常常垂涎欲滴却不忍下咽,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夜猎行》表达自己的观点。 5 MN8D COF  
+?:7O=Y  
z`!X hU  
王诜《渔村小雪图卷》
%K>,xiD)  
}])oM|fgO  
,{BaePMp  
  一次,渔民给他送来一筐牡蛎,苏轼的烹饪才能终于得以施展。他让儿子苏过把牡蛎肉挖出来,用些味料调成浆,与肉调拌,放入水中,再加适量米酒一起煮熟。又取个头大的牡蛎肉在火上烤干,放入口中,津津有味。 s!?`T1L  
lBK}VU^  
  美餐一顿之后,苏子写了一篇题为《食蚝》的短文,赞不绝口:“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末了,他还不忘幽默一把,告诫儿子切切保密:“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O 8  
()5[x.xK@  
X;i~ <Tq  
  日子过得虽苦,苏轼却自得其乐。海南盛产椰子,先生不仅喜欢喝椰子水,还把椰子果壳制作成椰子冠,作为服饰佩戴。 EH256f(&  
gu0j.XS^  
  彼时远在天涯海角的苏轼或许想不到,他的椰子帽在日后竟成了时尚单品,火遍士大夫圈子。“士大夫近年效东坡桶高檐短,名帽曰子瞻样。”(《师友谈记·椰子帽》) \9cG36   
6 G #}Q/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东坡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人格魅力,使他每每都能和民众打成一片。 :+qF8t[L  
0 vtt"f)Y[  
pm_`>3  
  据说海南期间,一次访友途中遇雨,东坡便向农人借斗笠和木屐穿上,农人争相笑看,而苏轼坦然处之。笠屐像成为后世描绘苏轼形象的一种经典范式,用来表现其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 ;5zz<;Zy  
x c/}#>ED  
E7.2T^o;M  
P>s[tM  
(Dw,DY9  
  明代画家朱之蕃的《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是苏轼画像中的精品。其所据粉本传为苏轼友人李公麟之作。 [<%H>S1  
bmfI~8  
  苏轼有着多年的贬谪生涯,然而他并不灰心丧气,每到一地,总想着造福一方百姓。身处险恶贬谪之地,东坡先生与民同甘共苦,“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是他的人生态度。 ' 0J1vG~c  
g]4(g<:O  
  苏轼初到海南时,岛内恶疾流行,而民众又缺少医药知识。“此间海气郁蒸,不可言”。为此,他专门向居住在广州城的王敏仲索要黑豆,制成辛凉解毒的中药淡豆豉,为民治病。自此,当地百姓纷纷种黑豆,后人称为“东坡黑豆”。 >Db;yC&  
pi Z[Y 5OE  
MCS8y+QK  
沈时《烟江叠嶂图》
;D:9+E<>a  
@)|C/oA  
YL]Z<%aKt  
  元丰八年(1085),苏轼知登州(今蓬莱)军州事,只有五天时间,即奉调回京。五天,苏轼实地走访体察民情,写了两篇“调查报告”,递交朝廷。 |G?htZF  
Y8m1M-#w  
  一是《乞罢登莱榷盐状》,文章指出:百姓晒盐,必须卖给官府,官府统一发售,贪弊成风,建议盐户自行发售,官府收税。此议被准,百姓得以享受福利直至清末。 .#rJ+.2  
`(YxI  
  另一篇《登州召还议水军状》,根据登州的边防战略地位,要求修筑工事,加强战备。 umiBj)r  
E%r k[wI  
五天时间,两宗大事。 'eLqlu|T  
M_"L9^^>N  
q1Q L@Ax  
\P.I)n`8 y  
X~lVVBO  
  为了缅怀他的卓然建树,当地民众在蓬莱阁修了一座苏公祠,争相传颂:“五天登州府,千年苏公祠。”苏轼去世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可见先生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M?,Q"  
6LalW5I  
  这样有担当、有才华、有魅力的人,又怎能不受到大家的热爱呢? \/: {)T~  
Lv| q  
N"]q='t  
Nv(9N-9r  
-I&m:A$4*  
  苏轼画像(传宋李公麟绘,清朱野云摹绘,清翁方纲题款)
XZ^^%*ew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8 条评分 金币 +8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20-10-18 - 来自溧阳论坛APP
维她奶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小白龙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wsxl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xucheng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_→圣人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奥特曼otm 金币 +1 2020-09-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20-09-19 00:21:57)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627
金币
8381
威望
106
贡献值
4802
银元
4696
注册时间2016-10-13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0-09-19 12:08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好帖,赞! S/9DtXQ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