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全站导航
社区
网购
信息
互动
生活
房产
兴趣
UID:80165
微博条 | 粉丝1002人
关注Ta 发消息
溧阳老城的五十年代开始,镇前街这条路就逐渐热闹起来了。原来在民国年代,这条街叫交通路,从南大街到黑市桥(西成桥)止。自从溧城镇镇政府设在这里后,溧城派出所,县总工会、县工人俱乐部、县图书馆、县土产公司等单位相继搬到这条街上,因此,这条民国年代的交通路也就改名为镇前街。
话说潘夕彬批斗后一直在医院的基层劳动,整天埋头于病房、科室、手术室的医疗工作,而且干的一头是劲。他不但要动盲肠炎、痔疮、疝气等手术,而且妇产科的一些手术还要他去帮忙,整天忙得饭碗一丢就到了医院。当时间来到1967年的年末,溧城镇政府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县革委会把樊集同志调到镇革委会任主任,当一把手。那时虽是文化大革命,但“抓革命,促生产”的大方向还是当年的主流,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樊集调到溧城镇后,分管溧城镇的工交和财贸,而当时的溧城镇的工业是非常薄弱的,眼前迫切需要的就是找有能力、有干劲、懂管理的人来办工厂。当时的溧城工业办公室物色了几个人的名单供樊主任参考,他都不满意,后来不知谁提到了潘夕彬,樊集眼前突然一亮,连说好好好,这个人我了解,马上叫他来。这时有人向他咬耳:“他被打倒了,正在劳动改造。”樊集立即说:“这个人我了解他,朝鲜战场九死一生的志愿兵,很有工作能力,我用他给我创业,这是革命工作需要,马上通知他到我这里上班。”
让一直和病人打交道、整天围着手术台转的潘夕彬改行办厂搞工业,对他来说,的确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人生第一回。樊集和他见面交谈时,开始他怎么也不能接受,说自己从朝鲜战场就开始搞医,在这个行业跌爬滚打已经十多年了,“这不是叫我老来学皮匠嘛!”谁知樊主任的话不容他置疑:“小潘,你在我老樊眼里还是个孩子,我叫你来是工作的需要,请你拿出办城南医院城西医院的干劲来,给我好好干!”
1968年的元旦刚过,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清晨,穿着一件退了色军大衣,戴了一顶志愿军旧棉军帽的潘夕彬从大众剧场隔壁的家中小屋里出来,沿着三阳泰巷径直朝码头街渡船口方向急匆匆走去,走到国营群众饭店(原临时馆后为协兴昌)门口时,掏出六分人民币递给正在炸油条的小哑巴买了一对米饭饼包油条,挤过密集的菜贩摊位边吃边向斜对面的中百公司棉百货仓库走去。
潘夕彬要去的地方就是当年中百公司,是1958年建造的一幢L形的二层大楼,坐落于码头街和三阳泰巷的三叉路口,这是政府强行拆除当年码头街有名的老店同泰昌、义隆润、钱家锡箔庄、野仙泉浴室、豫成和酱园及门面作坊后建成的。建成后这里既是中百公司的办公室,也是中百棉百货仓库。原来中百公司近年来一直为上鞋底的线而犯愁,因为全县尤其是农村妇女每年做的布鞋,衲鞋底需要大量的衲鞋线,大家知道,那时的国民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几乎什么东西都要票劵购物,即使购买衲鞋底的线也要线票购买。如果没有线供应,溧阳城乡千家万户的鞋子就做不成。潘夕彬知道这一情况后,找百货公司的领导了解了整个情况,决定建线厂,立即着手落实资金、厂房、设备、人员等等,经过艰苦的工作和奔走,很快,溧城镇一家工厂就诞生了,它就是当年溧阳人众所周知的“溧阳併线厂”,工厂的地址就在当年的溧城镇政府斜对面,原图书馆隔壁的一排老房子内。工厂招收的工人都是街道上的阿姨和大妈。潘夕彬说:“当年这家併线厂建起来后,起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第一,解决了溧阳全县线的紧缺;第二,为溧城镇创造了收益;第三,解决了街道闲散劳力的就业问题。”
溧阳併线厂建立后,潘夕彬不满足,他又把目光看准了第二个目标。他回忆说:“併线厂办起来后,效益非常好,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有一天,一位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向我提出一个建议,他说旧棉花可以漂棉,加工成新的,非常有生产前景。他的一个小小建议,却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我立即开始了调查摸底,先后到上海和天津的同类企业中了解行情。详细了解收购的旧棉花经过烧成、脱脂、清洗、晒干、打碎等多道工序加工,可以生产出完全新的棉花。说干就干,我带了一班人,没日没夜的苦干,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併线厂的旁边建成了第二座工厂,这就是当年溧阳城有名的溧阳漂棉厂。”
许多当年业内人士都知道,溧阳漂棉厂建成以后,效益大幅上升,成为溧阳全县的创汇大户,更成为溧城镇工业的一面旗帜。当看着溧阳漂棉厂生产的一包包优等棉花组成的一个个车皮向香港驶去时,当大量的国家紧缺的外汇汇过来时,当年溧阳县和溧城镇的领导们都满意而开心的笑了!看到潘夕彬的如此能量,领导们又把当年生产不景气的南门马家巷内的溧阳溧城麻纺厂交给了潘夕彬来管理和领导,这时的潘夕彬手下管理了溧城镇的三家企业。正当30岁出头的他准备以旺盛的精力,跃马扬鞭更上一层楼时,溧城镇革委会主任樊集的电话来了,电话那头樊主任一改往日热情轻松的话语,用低沉而浓重的苏北话说:你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过来一下!
图片:微信图片_20200222152434_副本.jpg
上世纪七十年代潘夕彬和他的三个儿子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一) 生死一分钟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苦难的童年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上学的艰辛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勤劳的母亲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机会与选择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五变十八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红花与绶带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八)顽强的训练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九)“呯”一声枪响!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攻打月峰山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一)好战友之死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二)激战十昼夜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三)朝鲜的女人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四)连部卫生员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五)探亲的记忆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六)机遇与选择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七)高级社书记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八)军装与盐霜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十九)受命办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祠堂小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一)移师钱家村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二)在城郊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三)爱情的火花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四)城南到城西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五)首次见公婆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六)忆草房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七)满屋浮肿病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八)美丽的西山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二十九)洞房花烛夜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班船到竹箦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一)边陲小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二)难忘医训班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三)在手术一线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四)溧阳药王庙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五)搞四清运动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六)西医谢长庆(1)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七)西医谢长庆(2)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八)平静一年半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三十九)批斗与抄家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劳动的收获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二)金蝉脱壳计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三)再回原单位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四)初到县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五)鞭策与促进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六)挥起三板斧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七)以情来治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八)以情来治院(2)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四十九)友好的往来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马一刀”变迁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一)创新与管理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二)纠结与救急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三)定向出人才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四)人物风云录(1)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五)人物风云录(2)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六)人物风云录(3)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七)专家级夫妇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八)辉煌五零后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五十九)名医周锡昌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卫校的诞生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一)院长的摇篮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二)离院与荣誉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三)板凳并不冷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四)马路与菜场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五)厕所大革命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六)四害与垃圾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七)无房的思索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八)利益与诱惑(1)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六十九)利益与诱惑(2)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十)死钱变活钱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十一)吃水的记忆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十二)水厂奏鸣曲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十三)在荣誉面前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十四)“哐”一声巨响
一位志愿军老兵的春秋岁月 (七十五)最美夕阳红
UID:290286
微博条 | 粉丝152人
UID:346469
微博条 | 粉丝7人
UID:290383
微博条 | 粉丝63人
UID:307358
微博条 | 粉丝0人
引用 引用第3楼天目深瞳于2020-02-22 17:37发表的 : 0d^Z uTN 这一集写得脉络清晰,六七年到六八年。潘院长的经历得出了辩证法,有时坏事也会变成好事,从军人到医疗行业,从领导到医生,突然要跨界去办工业,而且办一个成一个,人生多精彩,如果不乱不闹,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呢。让人想到金子会发光,不生锈的螺丝钉,那时候的老党员含金量就是高,但是要论办事业的能力,潘院长绝对是人品正、能力强的一个人才!一哥也学了扬州评话那些,讲到要紧煞蛮格地方,一个急刹车,且听下回吧。 3;[DJ5
UID:266714
微博条 | 粉丝35人
UID:142596
微博条 | 粉丝11人
UID:22779
微博条 | 粉丝13人
UID:287427
微博条 | 粉丝3人
引用 引用第10楼厚庄老人于2020-02-23 12:22发表的 : PtqJ*Z 从一名从医十几年的医生跨行去搞工业,这真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了,想不到潘夕彬还干得有模有样,干得非常出色。一哥叙述历史和潘夕彬干亊一样,有模有样,来龙去脉交代得一清二楚,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fgi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