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57121
-
- 注册时间2018-11-17
- 最后登录2025-02-24
- 在线时间13452小时
-
- 发帖496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币25750
- 威望3543
- 贡献值14589
- 银元1104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微博条 | 粉丝86人
关注Ta
发消息
- 发帖
- 4968
- 金币
- 25750
- 威望
- 3543
- 贡献值
- 14589
- 银元
- 11046
注册时间2018-11-17
|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13:24
, 来自:江苏省 移动
xU!eT'Y \-W|)H 光明日报关注姓名文化:称姓取名,不只是私事儿 MS~+P' JW}O`H9 +V `* l+UUv]:1 中国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从历史来看,姓氏大致是固定的,子承父姓、代代相传。与姓氏更注重传承相比,名字的选取则更为凸显个性,同时也能反映出社会观念、文化心理的变迁,从名字中多含有“建党”“建国”“建军”到“梓涵”“宇轩”“浩然”日益多见,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T&q0TBT 近年来,随着社会价值日益多元,父母给子女自创姓氏、取名愈加新奇的现象开始增多。不久前,两位名叫“春秋战国”和“长弓莫及”的大学生,就因姓名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讨论。更有甚者,还有人因姓名问题引发了官司。典型的如“北雁云依”案,此案焦点在姓氏。父母以“北雁”为姓、“云依”为名,为女儿申请姓名登记,但先被公安机关拒绝,后被法院认定违反民法和婚姻法而驳回诉讼请求。还有一起是“赵C”案,此案焦点在名字。父母把“赵C”登记为儿子姓名,但在申请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时被公安机关拒绝。该案最终以赵某依照规范汉字重新取名而结案。可以说,姓名虽短,个中却蕴含着精深的法理。 !qe:M]C'l ]zATdfa ?r'2GR2Sk4 游客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拍摄用3D陶瓷打印技术创作的“百家姓字模”作品。新华社 图 h@{mcz _)U
.5f< 1.姓名权行使应尊重公序良俗 $`&z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