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z=)I# 胥河春秋:一条古运河的行与思 WA{igj@\
dn6B43w X>%nzY]m 3P>gDQP ▲高淳区固城街道胥河航道(11月20日摄)。 本报记者朱旭东摄
snV*gSUH 在江苏省西南角的南京市高淳区,有条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开凿至今已2500余年。11月19日傍晚,东坝街道新建的广通桥沐浴在落日余晖下,几艘满载货物的大铁船,顺胥河东下,前方是常州、无锡、苏州。波澜不惊,船上小狗兴奋地对着岸上的人们吠叫。次日晨,记者赶到东坝上游固城街道胥河沿线,又见七八艘大铁船逶迤逆行西上,指向芜湖乃至更远的地方。水清河宽,天高云淡,心旷神怡。
=bC
+1
C 突然意识到,此胥河,已经非彼胥河;而此胥河,仍然是彼胥河。岁月悠悠,不见来者,唯有倾听河水,揣摩其沧桑巨变。于是,决定遍访群贤,收集胥河故事。
A5?" 引子——抗旱 <Ox[![SR 10月以来,江苏旱情严重,降水量较去年同期显著减少,30天累计降雨普遍小于10毫米,南京附近更是出现一小片降雨量小于1毫米的“无雨区”,已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记者11月20日上午在淳东抽水站管理所见到所长芮伟宏时,他因为刚刚结束抗旱显得有点疲惫。
H^_,e= j “从11月9日到18日,连续9天9夜,6台机组24小时不停地抽水,每天往旱区提水26万方。”芮伟宏满嘴是数字,他说,往年七八月份是用水高峰,需要抽一到两次水,今年特殊,已经是第三次抗旱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