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BtGvQE 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曾创“赵体”书和元代新画风。事实上,除楷体之外,赵孟頫可谓书法全才,《元史》里说他:“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他的书法,上追晋代,下及唐宋,广取博采而自成大家;他的画,力纠南宋晚期画坛流弊,主张复古,不落近习,以书、诗入画,引领并拓展了文人画一代新风。在《枯木秀石图》中,赵孟頫开创性地提出了“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P-kyY34 毫无疑问,赵孟頫是中国元代影响最为深远的天才式文人。七百多年前,来自浙江湖州的宋朝宗室后裔赵孟頫,被程钜夫(初名程文海)送至元大都,先后受到五位皇帝的赏识,最终官至一品。
8peK[sz 一直以来,赵孟頫的作品多收藏于博物馆之中,市场上流通甚少,而《致郭右之二帖卷》则是其备受学术界关注的名件。明代王惟俭、清代王鸿绪曾鉴藏并跋文于卷末,这之后,经伍元蕙,何昆玉和何瑗玉兄弟,陆心源和陆树声父子递藏,于近代流入日本,并进行过多次出版与展览,是研究赵孟頫生平、交往、书风的重要文献资料。且两通书札,一通可见其早年师法古人的取向和功力,一通可见他直抒性灵的书道新境,因此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9O\yIL [font=&]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頫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頫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font=&] 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頫《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 >gDKkeLD [font=&] 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頫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頫在元朝要员程文海来杭州征召隐逸时矛盾重重、进退两难的复杂心理,以及朋友间在利益矛盾时他采取的果敢态度。另一通写他对朋友经济受困的关切与同情,和自己在京城独处的孤独。 x??H%'rP [font=&] 当代学者对此卷前一札《奉别帖》书写日期的考定意见相差不远,基本定为赵孟頫自求外放,将赴济南之前夕。而对于《致郭右之二帖卷》中的《应酬失宜帖》,则或定其为至元二十九年之初,或认为此札必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程钜夫奉旨江南搜访隐士,‘搜访’到赵氏不得摆脱之际所书”。[font=&] 元 赵孟頫 《致郭右之二帖卷》 F#z1 sl' [font=&] 作为研究赵孟頫生平、交往、书风的重要文献资料,多次被相关专家所引用。不论从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看,都非常珍贵,极为难得。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王连起在《赵孟頫书画真伪的鉴考问题》中说“赵孟頫早年给郭右之二札,今流落到日本,得见照片,真迹无疑……”按其后来叙述,2009年曾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与薛永年去日本准备购回此卷,不知为何至今流传拍场。 Fnuheb'&m [font=&] 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应酬失宜帖》局部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