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到货 | 不能“安全”度过双十一,那就让你安全度过立冬后的第一场降温!
.v
#0cQX+.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17日至1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自西向东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气温普遍下降6~10℃。双十一后消沉的钱包加上遭遇“滑铁卢”的天气让小编只想要找个被窝静静……就问你看着这一片蓝哇哇心里有木有凉哇哇!虽然没有安全度过双十一,但这第一场降温我一定要安全度过,聊以慰藉我受伤的钱包! {Gk}3u/ 气温骤降期间这些人群一定要重点关注 M/8#&RycQ
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特殊关注。 ,%)WT> 为什么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对老年人影响更大? =#POMK".6 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以致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特别要警惕老年人身体失温的发生。 ((
RpT0rP\ 寒冷天气或气温骤降的敏感性疾病有哪些? &dZ.+#8r 1、心脑血管疾病:低温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环境温度的骤变会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上升而发生脑卒中;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肌梗死。 y]E)2:B[d 2、呼吸系统疾病: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粘膜变得干燥,以致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UijuJ(Tle 3、其他疾病:长时间在寒冷地带工作、生活或气温骤降期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 容易引起冻伤、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病情加重;对孕妇和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LA!jn 如何应对寒冷天气和气温骤降? 9AVK_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保证局部血液通畅。 $.r}g\43P 2、关注天气预报,尤其是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X_0{*!v8 3、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 oSu|Yn 4、多补充富含维生素B2和维生素E的食物,加强营养。
y7;XOPm 5、外出时注意保暖,当心路滑跌倒。 AXNszS%4 6、有大风降温时,应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外出注意高空坠物。 +e\:C~2f28 7、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更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 <M=W)2D7 8、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要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_Ssv:xc, 哪些食物可以提高抗寒能力? %b-;Rn 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研究表明单纯补充维生素B2,可以使人体耐受的寒冷温度降低2~3℃。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及某些蔬菜,如雪里蕻、油菜、菠菜、青蒜等绿叶蔬菜,这些食物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B2。含维生素B2的水果有西红柿、橘子、香蕉、葡萄、梨、核桃、栗子、弥猴桃等。 U'sVs2sk6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维生素E能够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具有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天然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及植物油中,在谷类、坚果类和绿叶蔬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天然维生素E,如玉米油、花生油、豆油、米糠油、核桃、芝麻、豌豆、燕麦片等。 nL7S3 寒冷天气下出现身体不适时怎么办? NSiYUAug 寒潮期间居民出现身体不适,尤其是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有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的问题需咨询,可拨打公共卫生热线电话12320。 eBSn1n
转自——《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溧阳疾控
`F-Dd4B
*FLT
z(T IJ
#v"!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