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相信“贵人语话迟”,虽然孩子语言发展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性,但我们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说话晚可能是听力出了问题!专家提醒,对于听力障碍儿童,家长不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以免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智商水平等。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已达2780万人,其中0-6岁的听障儿童约13.7万人,且每年新增听障儿童约2万到3万人 ;FwUUKj
`Qb!W45 n>JJ Xw,, 小艾就为大家整理一下孩子在各个阶段听力减退的表现及如何保护孩子的听力,以便家长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发育是否正常。
]2"UR_x 孩子各阶段听力减退的表现:
$U ._4 新生儿:家长可以在距离孩子20-50公分拍拍手掌,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并没有安静下来,那么孩子的听力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B_Gcz5 8-12个月宝宝:当宝宝听到熟悉的声音并没有回过头去,听到别人的说话声也不会呀呀学语。
fGj66rMGw 1岁半的宝宝:宝宝对于一些很容易发音的字或者很容易做的动作,一直不会做。
Rh~j -; 2岁的宝宝:对于大人发出的简单命令,如果不通过眼睛看,就不能按照命令去做。
F6CuY$0m= 3岁的宝宝:不能判断声音来源,像走、进来、大、小等词,不懂也不会用。
D`41\#ti 4岁的宝宝:不懂得前后左右等简单的方向,不会将近期发生的事情和经历联系起来。
m-C#~Cp36 5岁的宝宝:不能正常的和别人交流,孩子说的话别人很难听懂。
*cFGDQ!
上学后: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做什么事情都漫不经心,行为能力也较一般孩子差,爱感冒,容易耳朵疼。
P)y2'JKL 大人要重视对宝宝视力的保护,避免一切对宝宝听力有危害的做法。
ql.[Uq
u7J:ipyiq2 以下五种行为家长朋友们一定要警惕!! 8}[<3K%*g 一、喜欢拍打宝宝脸部 &VU^d3gv~ 家长在逗孩子时,喜欢拍宝宝脸部。轻拍宝宝脸颊可以,但一定要避开耳朵部位。因为宝宝器官发育较为脆弱,稍重的拍打都可能会对耳朵带来伤害,造成耳膜穿孔。不仅损伤听力,还易引发感染。
ok ,O/|E}? 二、常给宝宝掏耳朵 }@$CS5w 看着宝宝的耳屎,掏还是不掏,成了一个大问题。经常给宝宝掏耳朵,容易以前你外耳道皮肤肿胀,给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如果没能控制好力道,还会造成鼓膜破损,危害宝宝听力。给宝宝掏耳朵应选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不要深入到看不见的耳朵内部。
>nehyo:# 三、让宝宝平躺着喝奶 D{8B;+ 很多妈妈习惯让宝宝平躺着喝奶,却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宝宝溢奶。由于是水平位,奶汁很可能会通过咽鼓管进入宝宝中耳,引发中耳炎,影响宝宝听力。
~,F]~|U7l 四、擤鼻涕的错误方法 #bGYHN 擤鼻涕时习惯用手同时捏住两个鼻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会让鼻涕在压力作用下进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影响听力。正确的做法是先捏着一侧鼻涕,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涕。一侧擤完,再擤另一侧。
#r>)A 五、错误的胎教 yAGQD[ih 孕妈妈在做胎教时,习惯将耳机直接贴到肚皮上,以为这样的效果才最好,却不知胎儿的听力已经受到了损伤。胎教应选择轻柔舒缓的音乐,不要将耳机直接贴到肚皮上。
=?Co<972Z
!N\_D yWc%z6dXC [font="]所以,保护孩子的听力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做起,建议家长最好能: Pt-mLINvG [font="]1)每天用柔软的毛巾和温水给孩子擦拭小耳朵;2)请勿将任何东西插入耳道,如棉签、发夹;3)注意孩子的听力情况,如果他们在语言发展方面出现延迟,尽早带孩子去做听力评估;4)以身作则,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经常和孩子面对面的沟通。因为孩子是一个很棒的模仿者,家长需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很好的听力习惯。 }<2|6 { 健康提示:
#Z]Cq0= 如果发现有如下情况,请尽快带孩子就医:
h3>u[cX% 1.对巨大声响没有反应。
Pj56,qd>s 2.不寻找或发现不了声源。
[xfg6 3.言语和交流能力落后于他人。
XH0Vs.w 4.无法执行简单的命令(如“穿上鞋子”)或无法理解简单的指令。
Xq"9TYf$ 5.由于听不清某些音,“z、c、s”等清辅音发不准。
XOS^&; 6.由于听不清或听不到音乐声,对唱歌跳舞等活动表现消极。
n~>b
}DY 7.严重依赖唇读。
Ia9!ucN7DA 另外,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拍打、抓耳部等动作,或有耳痒、耳流脓等,或对声音反应迟钝、语言发育迟缓,或青少年长期接触娱乐噪声(网吧上网、KTV唱歌等)后出现耳鸣等现象,建议尽快到医院检查听力。
[4;_8-[Nv 唯聆听力溧阳店地址:西后街24号(溧阳中医院停车场大门斜对面0咨询电话0519-8789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