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房氏源流
溧阳新仓房氏宗谱前村篇和圩壤篇主编黄才中(2016年4月)
~*a
PeJ 根据民国12年癸亥八修溧阳《新仓房氏宗谱》记载,房氏出自祁姓,舜封尧子丹朱于房,故城在今河南南阳邓州西南百三十里,丹朱墓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其子陵侯遂以国为氏。
mO];+=3v8 房陵侯三十四世孙房锺,在周昭王时,封邑中山,即今河北省灵寿县,生子房沈。房沈二十二世孙房雅,是西汉常山太守,即今河北省邢台市,后迁徙清河郡绎幕县,即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北。因为青州临淄人房雅的七世孙房植,是东汉桓帝时的司空,当时人所称“天下规矩房伯武”,就是房植的儿子。在南北朝时,房植四世孙房崇吉,是宋并州刺史,并州就是现在的太原市。房崇吉的孙子房景伯,字良晖,是北魏东清河(宋侨置清河郡于般阳,后没于魏,为东清河郡)太守。房景伯的孙子房谌,生四个儿子,分别为房裕、房坦、房熙、房邃,号称房氏四祖。房裕的孙子房法受,是后魏冀州刺史,治所在今河北省正定县。房法受的孙子房翼,官至镇远将军。房翼的长子房熊,字子彪,袭仕武伯,后为冀州主簿。房熊的儿子房彦谦,字孝冲,官隋朝监察御史。房彦谦的儿子就是著名的唐朝宰相房元龄。
s|*0cK!K^ )IN!CmpN 房元龄,字乔松,历史上称为房玄龄,唐太宗三年为仆射,十三年加太子少师,十七年为太傅,拜司空,封梁国公,当时的生身画像就高挂在凌烟阁内。凌烟阁是唐太宗为表彰开国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贞观二十二年,房元龄甍。朝庭为表彰房元龄功绩,死后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文昭,陪葬昭陵。昭陵在今陕西西安府醴泉县九嵏山。房元龄的长子房遗直承袭父爵。少子房遗爱娶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官拜谏议大夫,兼散骑常侍,因与武则天意见不合,被满门抄斩,故托长兄房遗直次子承嗣,溧阳房氏即为其后裔。
&/XRiK1"0
GQ=Zp3[ 房元龄十三世孙房附凤,字君任,号道亨,宋徵宗宣和年间,历任江淮宣抚使,有仁政,军民经常怀念他。有一次,朝庭在讨论 “金灭辽之议”时,房附凤上疏力谏,不可联合金国去消灭辽国,这是与虎谋皮的亡国之约,因此被朝庭免去官位。于是,房附凤携家寓居建康,后来又徙居溧阳,成为溧阳城西新仓房氏的始迁祖。
OCR`1 综上所述,房姓受氏四千余年。从宋宣抚使道亨公房附凤,上溯至唐梁国公房元龄,历十三世。继续沿流溯源,至房氏始祖陵侯,又有七十九世。其间人物蔚起、英才卓荦,周昭王时35世中山王房锺,58世汉常山太守房雅,65世后汉桓帝司空房植,69世宋并州刺史房崇吉,71世魏东清河太守房景伯,74世后魏冀州刺史房法受,76世镇远将军房翼,77世冀州主簿房熊,78世隋监察御史房彦谦,79世唐名相房元龄。从舜封尧子丹朱于房国,丹朱子陵侯以国为氏始,至北宋末年道亨公房附凤至,一共九十二世。
~
<[$.8* 自房氏92世道亨公,于宋徵宗宣和年间徙居溧阳以来,子孙发达,支族番衍,遍布溧阳庵前、仓头、前巷、姜笪、圩壤、后巷、北小圩、虎山、前村,以及高淳等地,900余年,传世39代,溯源141世,可谓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冠甲溧阳一方。根据民国12年癸亥八修《新仓房氏宗谱》记载:庵前支传世30代,仓头支传世34代,高淳支传世19代而无后,前巷支传世34代,姜笪支传世33代,圩壤支传世36代,后巷支传世34代,北小圩支传世35代,虎山支传世33代,前村支传世36代。
)F_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