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价大跌70%才能消除泡沫,所以他才不可能下跌我们都知道,房地产行业有个金科玉律,那就是短期靠货币、中期靠土地、长期靠人口,昨天晚上我刚刚从货币的角度分析了未来的房价走势,今天我着重从土地和人口的历史数据方面进行分析。
7=@jARW
& *%Qn{x 2!N8rHRt 短期靠货币
J==SZ v
,mPnQ? *M7E#bQ5
B 首先,货币对房价是有直接性刺激的,但是对于货币方面,在18年政府进行了全面收紧,银行贷款总额度减少,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等都说明了货币面的紧张,而昨天刚刚宣布的国开行全面收紧货币化棚改政策更是对货币面的釜底抽薪,我昨天在《房价大利空,货币化棚改权限被收回》,一文里进行了全面分析,今天就不赘述了。
1GEK:g2B D[O{(<9 有趣的是,昨天晚上紫竹(公众号:紫竹张先生)和大家分析,国开行的这个政策,从目前的新闻表态来看属于默认,按照中国惯例会在一个月内宣布,属于近在咫尺的政策了,结果只过了一夜,今天国开行就公开承认了这个政策。
e
lG;jB FZB~|3eq{ $ _8g8r} <"o"z2 hO{cvHy` 按照昨晚的分析,全面收紧货币化棚改,房价会马上停止上涨,然后会在前一批拆迁的土地入市的时候体现出寅吃卯粮的恶果。
_wb0'xoK" 93[DAs 从短期靠货币的角度出发,反应时间大概是1~1.5年,也就是2019-2020年,房价会在一波新房源预售入市之后承受巨大的下行压力。
k
{- k\Q,h75 d@mo!zu 中期靠土地
HxK$ 4I` 8\<jyJ \qsw"B*tv` 考虑完货币的影响之后,我们要考虑土地的影响,毕竟如果土地供应量不足的话,在供需失衡的市场条件下,房价依然会暴涨。
dBO@6*N4c TEUY3z[g 关于土地供应量的数据,因为土地单价差距很大,所以亩数没有太大意义,我直接采用国家每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来进行衡量,紫竹(公众号:紫竹张先生)制表如下:
KlK`;cr? \3Oij^l0 @|yeqy_: -{h
WS& kx~oQ 4Z[V uQng K[
.JlIP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5~17年,中国的土地出让金大幅度连年增长,当然,随着房价的增长,土地拍卖单价也在上升,但是没有上升的太过离谱,因为多地都采用了限价要求自持的套路,从这个表格可以推断出,15~17年中国的土地出让速度没有减少,至少也应该是一个持平并加速的数量。所以,土地出让的数量没有出现突然减少的缺口,无法给房价带来供不应求的向上刺激作用。
4eVI}, bIt=v)%$ 那么,17年土地出让金额已经创出历史新高,18年土地出让的速度有没有大幅减少呢,没有。不仅没有,而且18年的土地出让速度比迅速增长的17年,还要快,快到了一个吓人的地步来试图抑制房价。
4LI0SwD#^/ Dc~,D1xWj 66snC{gU %/kyT%1 G;gJNK"e 17年的土地出让金在16年的基础上,大增40%,从3.7万亿直接上涨到5.2万亿,而今年1~5月,前50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在17年的基础上,同比再增加57.6%,也就是说,如果下半年还维持这个同比增速的话,18年的土地出让金总额,会达到7.9万亿左右。。。
4
;Qlu I
PE}gp 这个加快推出土地的速度,明显会抑制未来的房价,按照中国惯例,一块土地从拍卖成功到拿到预售证入市销售,大概需要1.5~2年时间,一旦开始预售入市,就会对市价构成沉重的压力,土地拍卖明显增速大概是17年中下旬开始,到今天18年中旬,那么这批土地大概就是19年中下旬左右入市吧,大家可以根据数据自行估算一下。
{|9}+
@5Q1 59(U `X 其中,18年1~5月土地出让金增速冠军为杭州,同比上涨246%,土拍速度远远快于17年,这批地的入市时间可以精确到2020年中上旬,杭州的朋友自行注意。
QD{:vG
g `h;k2Se5 从中期靠土地的角度出发,近期爆发式增长的土地拍卖数量,会在1.5~2年之后,也就是2020年对房价构成强大压力。
9^P2I)aD !BU)K'mj Kex[ >L10G 长期靠人口
0Z
Aj=u@O g|P C$p-z+ 0f ER*.F 然后进入我们今天的重头戏了,长期靠人口,房子的根源在于人口,人口的多寡才是决定房价的终极因素。
F{k+7Ftc 1|,Pq9 关于中国的历年出生人口数据,搜集的很艰难,而且中国目前有二个版本,一个是人口普查版本,一个是国家统计局版本,为啥会有二个版本呢,因为当年计生背景下,人口普查出来的出生人口数据实在是太少了,所以统计局直接根据其他社会指标进行了修改然后公布,理由是耗资60亿,动员600万人的人口普查一定查错了,有很多黑户没查出来。
gG54: N132sN2 例如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22,出生人口只有1379万,但是统计局和计生委直接否决了人口普查的数据,把生育率修改为1.8,出生人口修改为1771万人。
^SEdA=! WUAJjds 到底是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准,还是以计生委数据为准,我今天查了一整天的资料,最后决定以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准,其理由是1990-2000年统计局修改后的出生数据,和2010年之后的各项人口数据都对不上号,人为增加的4000万人口数据,恰好就是2010年之后对不上号的人口数据,具体分析过程参见2017年12月发表在《社会科学论坛》上的《中国大陆当下人口实证研究--2016年中国只有12.8亿人》一文。
g.% hwnx<f '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就是,从2010年到2014年,国家统计局各年的抽样生育率分别为1.18、1.04、1.26、1.24、1.27,平均为1.20,那你说说2000年的时候,把人口普查的1.22生育率直接拍脑袋修改为1.8的依据何在,在同一款生育政策下,人口出生率应该是稳定且缓缓变化的才对,人口的生育习惯不可能轻易被改变。
UVf\2\ Y NGjdG=, 还有一点就是,2014年的时候,计生委的专家信口开河说如果开放全面二胎,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会达到4995万人,而开放后,实际数据是1665万人,这差距简直没谱了,这帮专家当年拍脑袋乱改的数据能用吗?
E_$z`or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