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古朝代的兵书上都离不开一句核心的话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记得在谈到国共兄弟间的内战淮海战役时,陈毅说过,淮海战役取得的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可见战争的胜负对后勤运输工作的至关重要。
朝鲜战争开始前和开始后,中央及志愿军总部非常重视后勤保障问题。史料显示:1950年10月19日,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中共中央军委非常关心后勤保障工作,并于1951年1月22日至30日在沈阳召开第一届后勤会议,会议分析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进行,东北军区后勤部先后采取了动员大批民工上前线,家家户户炒炒面,建立后勤分部、兵站等措施,基本上保证了志愿军的补给,保证了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的胜利进行。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战线越来越长,入朝部队不断增加,战斗规模越来越大,由东北军区后勤部保障志愿军后勤供给的体制已经不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志愿军后勤司令部。1951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14个辎重团入朝,同时将6个工兵团和第50军第149师配属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扩编3个汽车团,补充司机3000名、汽车1130辆。志愿军后勤司令部所属汽车团达到13个汽车团、27个辎重团、3个公路工程大队、39个兵站医院、3个通信营、8个运输营以及3万多民工,共达18.2万人.另配属有公安第18师、步兵第149师、6个工兵团和11个高炮营共4万余人,总人数22万余人。
根据那时的情况,国共两党的大战刚刚结束,祖国大地一穷二白,到那里去寻找这么多的汽车驾驶员呢?然而,中国毕竟地大物博,全国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运动一兴起,这些技术兵源迎刃而解,当年溧阳戴埠28岁的“小木匠”朱志鹏报名参军,就被录取为志愿军汽车兵。朱志鹏1924年1月1日出生于戴埠盈墅村,到朱志鹏这一辈,父亲生了他们兄弟姊妹五个,朱志鹏是老大。据烈士的弟媳顾美英回忆:阿伯朱志鹏从小就聪明,五个兄弟姐妹中就他念到了小学毕业,后来在戴埠跟人学木匠,木工技术相当不错,是方圆一带彼有名气的小木匠。后来在干活中他学会了开汽车。当1951年抗美援朝报名参军时,已经28岁的他在乡政府干活,他也无意间向征兵的工作人员打听询问了一下,当知道这位近30岁的小木匠会开汽车时,引起了征兵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反复动员他去当兵,在工作人员的软泡硬磨下,朱志鹏终于报名参了军,成为志愿军暂编汽车团的一名汽车兵,而且部队一入朝,领导根据朱志鹏有文化、有技术、年龄成熟的特长和特点,让他但任了班长的职务。
朱志鹏在朝鲜战争中,与溧阳的一位战友非常要好,这位战友叫杨金才,与朱志鹏是同一个村,自小在一块长大。今年已经89岁杨金才看来身体非常健康,记忆力也相当不错,他在接受我的采访时说:我比志鹏小几岁,是1952年当兵赴朝参战的,我当兵去前就知道志鹏也在朝鲜前线当兵,而且是个驾驶兵。我们在朝鲜相遇是上甘岭战役前,他给我们部队运送炮弹,那天我们两个老乡在朝鲜前线见面,分外高兴和激动,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分别时大家还约好下次再见面。杨金才不无感慨地说:志鹏从小就比我们聪明,长大了除了种田,更有一套木匠手艺活,还学会了开汽车。而且他还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成为前线部队文工团的骨干。
朱志鹏在当年志愿军暂编汽车团的驾驶技术是非常出色的,因此每次有运输任务,领导经常要他打头阵,让他领开第一部车,在险象环生的崎岖山路和遭遇敌机轰炸时如何带领车队更好地完成任务。他从1951年入朝到1953年上半年,他所在的运输团一直奋战在炸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上,圆满出色完成了上级交给的运输任务。当1953年7月开始的金城反击战开始后,运输团的任务繁重且十分险恶,占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国人,整天对我运输车队进行狂轰滥炸。据当年朱志鹏的战友、抗美援朝回家的同为运输团的驾驶员诉说,朱志鹏是被美国飞机炸死的。当时朱志鹏的车队紧急向前线运送物资,朱志鹏仍然开的是第一辆车,被敌机发现后,朱志鹏的车子成为敌机的主要轰炸目标,那天现场非常残酷,朱志鹏为保护车队开着挨炸后燃烧的车辆,向前飞驰,以引开敌机,最后被一枚凝固汽油弹击中,连车带人,化为灰烬。
朱志鹏烈士证明书
朱志鹏烈士的侄子朱顺龙
(注:文中数据来源老兵口述,不见得准确,特此说明)
相关链接: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蒋孝狗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一)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唐田保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杨木金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吴胜福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耿孝山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五)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史瑞洪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六)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史增荣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七)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吴光保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八)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徐德胜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九)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王宏保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狄留庚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一)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周玉如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二)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罗保才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三)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蒋锡华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四)
清明前夕,想起长眠朝鲜18万志愿军烈士——溧阳籍冯克昌烈士(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五)
他说:“我们260多人的尖刀连最后打得仅剩20余人!”(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七)
当年我参与并指挥了上甘岭572高地的激战!(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八)
连获三次战功的志愿军英雄运输兵叶火元(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十九)
今年89岁的志愿军雷达兵缪德福三次历险记(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
当年上甘岭战场的排雷英雄黄炳生(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一)
金城反击战的神炮手许连海(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二)
“我亲眼看到了我们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月峰山顶峰”(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三)
当年朝鲜战场的无后坐力炮手史田金(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四)
前面的都打光了,但他们却活了下来!(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五)
三八线上的步话机员葛荣林(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六)
志愿军68军高机连集体三等功荣立者李洪胜(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七)
志愿军炮7师的电话兵鲍庚申(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八)
当年他为前线运送了三千多吨弹药物资(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二十九)
在朝鲜前线,他和黄继光一样,都是连通讯员!(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
九死一生的三等功臣炮兵、电话兵谢志明(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一)
当年乡政府敲锣打鼓来到她家时,她吓坏了!(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二)
他和奇袭白虎团杨育才为同团战友,他的十八般武艺拿了全团第一(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三)
朝鲜前线的枪炮修理员史小海(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四)
在朝鲜前线,他被录取空军飞行学员(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五)
上甘岭集体二等功、个人三等功的荣立者史求生(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六)
那年,部队以为我牺牲了,通知发到乡里,并寄来了120元抚恤金!(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七)
一场大战下来,他整整送了三个月志愿军遗体(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八)
当年1号首长的贴身警卫员冯炳昌(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三十九)
我们吃睡在坑道一年多,一个也没牺牲(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
潘汉保,朝鲜前线57战防炮的瞄准手!(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一)
同一村、同入伍、同战壕、同负伤、同健在的一对志愿军老兵!(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二)
朱田敖——志愿军20军的重机枪手!(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三)
二炮手龚火林!(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四)
机枪手季小金喋血月峰山(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五)
虽然没有上前线,但我们不遗憾!(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六)
13岁参加38军,14岁转入志愿军赴朝参战的刘世祥 (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七)
88岁的他俩是当年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的老战友(溧阳籍志愿军群英谱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