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眩晕:耳鸣和眩晕往往是耳聋的明显信号。 2.听力逐步下降:多数患者抱怨自己听得见却听不清。所谓听不清,其实就是听力下降了,也是很重要的耳聋信号。 3.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早期耳聋患者经常打岔或要求对方重复说话内容;打电话时经常要求对方提高音量,自己说话的音量也会不自觉加大;对于旁人之间的交谈,哪怕是近在咫尺也经常难以听准。 4.注意力不集中:部分早期耳聋患者首先表现为注意力方面的变化。比如,时间稍长便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聆听对方交谈;经常注意不到别人在和自己打招呼。
~1uQyt
耳聋的四大危害不可忽视
B6
0 1.影响人际关系:耳聋者常听不清楚别人说话,很容易造成误会,影响人际关系。 2.阻碍事业发展:耳聋者若无法有效地跟别人对话或听不清楚发言者的讲话,便会错过一些重要讯息,进而影响决策力和判断力。 3.危害心理健康:耳聋者为了避免与人沟通时的尴尬,可能会慢慢地将自己孤立起来,甚至造成脾气暴躁、性格孤僻或抑郁。 4.危害身体健康:人的身体及行为健康与听力程度息息相关,比如在大街上听不到汽车鸣笛易造成交通事故隐患等。
XGl2rX&
常见的“伤耳”习惯,你中了几招?
3`^@ymY 1.掏耳朵:由于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2.擤鼻涕:有的人习惯用力擤鼻涕到耳痛才罢休,鼻涕从咽鼓管跑到中耳腔,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引起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3.打喷嚏:打喷嚏时下意识的捂住嘴和鼻子,其实这样做并不好。如果捂紧嘴和鼻子,会使鼻部压力增高,细菌、病毒就容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 4.耳机听音乐:我们的内耳有2万个纤弱的感觉神经细胞,近距离高分贝的噪声会造成人内耳的毛细胞损坏甚至死亡,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噪声性耳聋,这样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5.过量饮酒:长期、过量酒精的刺激,耳部会出现耳朵发闷发胀、突发性耳聋等情况,导致听力受损。
;4r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