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手机客户端
  • 2938阅读
  • 6回复

[百姓生活]德艺双馨音容长在[复制链接]

楼层直达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5326
精华
2
金币
48029
威望
1404
贡献值
17040
银元
15666
注册时间2016-10-31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08:42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转自《溧阳时报》第十二版:人 物 2#nn}HEOC  
m7 !Fb  
德艺双馨 音容长在 {PHxm  
ybtje=3E  
——怀念锡剧姚派艺术创始人姚澄老师 }6P]32d  
/q %TjQ}F  
宋仁年 .E_`*[ 5=  
K<b -|t9f  
?K7m:Dx  
惊闻箸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派表演艺术创始人、锡剧皇后姚澄老师因病逝世,顿时悲从心来,不禁潸然泪下。 '}c0:,5  
%D z|p]49!  
我和姚澄老师的熟识,是在八年前了,那时我因为写了几个剧本,在锡剧圈内传阅,南京朋友丁鸣江打电话给我说,姚澄老太太看了你写她的文章,想再见见你,问我愿不愿意再去看看她,我一听是锡剧皇后姚澄叫我去,当然十分高兴,便随同他们去看望姚澄。 %ma1LN[  
XcA4EBRj  
姚老师那时已经八十五岁了,精神很好,我觉得机会难得,便又把拜访变成了采访,姚老师和我谈了三个多小时,意犹未尽,介绍了一些她从艺路上的许多人生经历和趣事,后来我稍加整理,发了一篇专稿《再访锡剧皇后姚澄》。 @:i>q$aF  
J=/|iW  
自此之后,我和姚澄老师便结了缘,每到南京总去看她,情同母子一般。姚澄老师经常催小丁打电话给我,叫宋老师来玩。每次见面,她总是十分高兴,象哄孩子似的让我吃这个吃那个,总不愿让我匆匆离开。 t-SGG{  
+fzZ\  
说起姚澄,不得不先瞧瞧她这一家子。从这个家庭出来的人,个个闻名江苏,名动全国。姚澄的公公是叶圣陶,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老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叶至善,在出版部门任要职,是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叶老的女儿叫叶至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是个元老级的资深编辑,也是个大名人,在叶家排行老二。叶至善的弟弟叫叶至诚,是姚澄的丈夫。叶至诚解放前参加新四军,前后历任九分区文工团文艺教员,苏南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干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干事,江苏省文联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市文化局剧目工作室秘书,南京市越剧团编剧,江苏剧团编剧,《雨花》杂志社副主编、主编。1988年曾获中国作家协会颁发的全国老编辑荣誉奖。叶至诚自30年代开始就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个大名鼎鼎的编剧和作家。 u>(s .4]+  
P%smX`v  
在这个名动全国文化界的家庭中,叶至诚总是调侃自已还没名气,说别人介绍他时,总说他是叶圣陶的儿子,或是叶至善的弟弟,后来和姚澄结婚后,人们又都说他是姚澄老公,没人介绍他是叶至诚!后来儿子叶兆言成名了,人们又说他是叶兆言的爸爸!可见姚澄的名气之大,连大作家的名气都盖不住她!说起名气,叶至诚总是一脸的无奈表情。 C ,Je>G  
ru)%0Cyx  
姚澄,江阴人,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姚派艺术的创始人。1926年出生,今年93岁。1938年随父投入顾家班学唱常锡文戏,以后在江苏、上海一带乡镇演出,受到观众喜爱。解放初参加苏南文工团,投身革命工作,1952年参加筹建江苏省锡剧团,在锡剧界是个元老级的人员。 d}b# "A  
f#414ja  
姚澄曾和我两次说起她第一次登上舞台演出时的趣事:“当时演的是《合珠记》,我饰演老太太那里的小丫头,为了逃婚,躺在闺房里装病。我领着老太太去楼上看,我一看台下面黑压压的都是人头,一紧张就把唱词忘了,我就在台上转圈子,后来又想起来了。我于是就唱: “丫鬟领路前头走,老太太接脚后面跟,将身来到高楼上,房里去探病。” 我初次登台,忘了台词,难为情极了,进场时我就用手绢打老太太的背,下面观众知道我是小孩子,也不笑我,扮演老太太的是我师叔,他说:你怎么打我呀,你是丫环,我是太太呀!这样才解了我的窘境。” 说到这些往事,她便象个孩子似的哈哈大笑! H7)(<6b,z  
^HHJ.QR  
姚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一天,由她主演的《败子回头》在苏南农村巡回演出时,姚澄突然肚子痛,直痛得满头大汗,她仍坚持演出,在台上时大家看不出她有病,在后台她痛得又滚又吐,三个钟头的一台大戏,她硬生生坚持下来。后来医生说再过一个小时,就成腹膜炎了。阑尾手术结束时,天都亮了。 =5_8f  
LX j Tqp'  
姚澄出生在江阴东门外的姚家埭,村上的人家都姓姚,村里的人在闲暇时特别喜欢当地的滩簧戏,也就是现在锡剧的前身。姚澄后来之所以能够走上锡剧艺术的道路,与她的父亲姚宝根是分不开的,姚澄的启蒙老师,就是她的父亲。平时有空,爸爸拉胡琴,她就唱戏,七岁时就唱得很有名气,村上人一有空就叫她唱戏,后来十二岁时,父亲把姚澄送进了无锡的顾家班学戏,从此便开始了姚澄的艺术生涯。 ?x] T &S{  
<;x+ ?j  
姚澄说,那时她还小,舍不得离开家,在去戏班子前的一天晚上,姚澄把想法告诉了疼爱她的奶奶,她巴望借奶奶的力量能把自己留下来。那时社会上叫演员为滩簧婆,她说我不愿意去做滩簧婆!奶奶说去唱戏总比在家里饿死要好。于是她就去学戏了。从此,姚澄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既有眼泪,又有欢笑,既是卑微,又是光荣,饱含着酸甜苦辣的从艺道路。 dL")E|\\k  
~s{$&N  
一次在太仓演出,由于当时正场花旦是位常州人,唱和念都带浓重的常州口音,观众不喜欢。于是主角临时换上了姚澄,当时演出的戏目是《昭君出塞》。演出很成功,结束后,观众特地请姚澄吃饭,还带上了她的师傅和师母,那个时候姚澄才十四岁。《昭君出塞》这出戏,让姚澄一下子唱红了,从此,姚澄经常在《玉蜻蜓》《劈山救母》《半夜夫妻》等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她也逐步登上了正场花旦的位置。 oZ%t!Fl1  
rQK2&37-,@  
在演戏的过程当中,她逐步感到没有文化是不行的,首先是剧本看不懂,很难理解和把握戏中人物的角色感情。姚澄没上过学,她不会读剧本,急得直哭,后来她每天坚持学五个字,几个月下来,还真的能看书了!连《红楼梦》她都能看懂了。 9Dd/g7  
}6eWdm!B  
1953年,在省城南京成立了江苏省锡剧团,这年春节,由姚澄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南京跟广大观众见面了,这也是南京观众第一次观看锡剧,从此打开了锡剧在非吴语地区站住脚跟的局面。姚澄说:“ 来南京成立省团后,我的第一个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时南京人没有看过锡剧,演出后,大家喜欢的不得了。第一次招待外宾也是这出戏。当时潭君卿演的是梁山伯,我演的是祝英台,演出很红火。后来我又排了《罗汉钱》,用《罗汉钱》招待了外宾好几年。” n$}c+1   
a2iaP  
1954年,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上海举行。姚澄主演的《走上新路》获得六个一等奖,姚澄由于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李瑞珍的角色形象,而荣获演员一等奖。在大会闭幕式上,姚澄作为三十五个剧种、一百五十八个剧目、一千余名演员中的唯一代表上台讲了话。 A]B D2   
f7XmVCz1  
这次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姚澄在江苏省锡剧团众多演员中的大姐大地位。姚澄说,那时为了表现女主角李瑞珍犹豫不决的为难心情,传统的表现方式是搓手或搓腰部,她觉得不能够充分表现人物复杂的心情,便设计为沿着桌子向左又向右的大幅度往返动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说到这里,姚澄站起身来,沿着桌子表演给大家看,在场人员纷纷拍手鼓掌叫好! 2P9hx5PiV  
NS=puo  
姚澄的戏路非常宽广,在舞台上她不仅塑造了很多优秀的女性角色,而且她还成功地扮演了《双珠凤》中的男主角文必正,《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贾宝玉,其中《双珠凤》还被拍成了电影。1957年,姚澄在《红楼梦》中饰贾宝玉一角,又获江苏省首届戏曲会演一等奖。锡剧《红楼梦》比越剧《红楼梦》要早好多年的,可惜没能拍下电影资料,只存有录音资料。姚澄的成功,是吃了大苦,下了大力的。她没有进过科班,没有受用一生的童子功,也没有遇到点石成金的名师,姚澄养成一种好学的习惯!台下学,后台学,扯着翼幕学,跑丫鬟站在台边学。向锡剧艺人学,向姐妹剧种学,向旦角学,向生行学。如饥似渴,勤学苦练,博采众长,如蜂酿蜜。 9F k wtF  
b/]C, P  
姚澄之所以能够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创立锡剧姚派表演艺术流派,这也与她的爱人,中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子、著名剧作家叶至诚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两人同风雨共患难,相濡以沫半个世纪。谈到爱人叶至诚,姚澄回忆说:“他在文化上影响了我,他借名著给我看,就帮我提高了不少。他还是我的活字典,我写信写不出字来就空下来,然后就去问他。我跟老头子四十年,我们夫妻没有发生过任何争吵,关系很好,我觉得很幸福。” FFH-Kw,  
CQsVGn{x  
后来我和锡剧表演艺术家李桂英老师等人,几次去省锡拜望姚澄老师,才对她在锡剧界的地位和声望,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接触和交流。对她的人生之路和人品,才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感受。每次分别时,姚澄老师总会送我一些她的影像资料和书籍文稿。 dvsOJj/b  
wmY6&^?uS  
我因为年龄代差,过去并没有看过多少她在舞台上演出的艺术形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因为在剧目工作室任编剧,参加省中青年剧作家编剧读书班,并两次参加过省戏剧会演,有幸几次观摩省锡的参演节目,但是因为与她没有单独交集,也不太关注姚澄老师,所以也没留下多少印象。但后来在网上和影像资料中反翻观看了她的作品后,才对她的表演艺术特色,有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0_Etm83Wq6  
dW!T.S  
姚澄的表演,以擅于深刻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见长;她的唱腔,吐字清晰、准确,嗓音甜糯柔美,运腔委婉多姿、华丽典雅,具有苏南民间小调的特色。经过她数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姚派唱腔艺术,她为丰富锡剧的唱腔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所创立的锡剧姚派艺术,如今正在她的众多学生中传承发展! 6ssZg@}nf{  
(XT^<#Ga  
姚澄从艺至今巳有八十一年,她独创了锡剧姚派表演艺术,并多次获得全国戏曲大奖,许多作品被拍摄成电影,灌制成唱片。她的戏迷遍布大江南北,她的学生都是名家大腕,如吴小英、许美霞、袁菊芬,再传弟子董红等等,都是深受锡剧戏迷所尊崇的大家。她为人谦虚好学,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在表演艺术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形成了独特的姚派表演艺术,她是锡剧界十八流派中的大姐大!她摘取了锡剧皇后的艺术桂冠并非偶然,她是个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Kd;| Z  
qX:54$t  
敬爱的姚澄老师,您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你! g<KBsz!{  
Czb@:l%sc  
P 2;j>=W  
w0moC9#$?  
_}`iLA!$I  
M&@9B)|=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0 条评分 金币 +10
华夏子弟 金币 +1 2019-12-19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天目深瞳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李芝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东园舍人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女孩般的幸福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光华通讯8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溧阳青岛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杨青松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梦如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路路通txb 金币 +1 2019-12-16 - 来自溧阳论坛APP
(post by :2019-12-16 08:42:46)
 (0人推荐) 这篇文章真不错! 给帖子评个分吧!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8668
金币
18065
威望
68
贡献值
8958
银元
8890
注册时间2018-01-05
沙发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2-16 08:58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好花美丽不长开,好景迷人不长在! (XX6M[M8  
  • 建行

关注Ta 发消息

天使 
发帖
1201
金币
1413
威望
24
贡献值
1425
银元
1401
注册时间2017-07-15
板凳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2-16 09:10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顶一下 SWN i@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435
金币
20933
威望
934
贡献值
8597
银元
7663
注册时间2018-03-16
地板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2-16 09:29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
德艺双馨 音容长在 /!=uM .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4603
金币
8300
威望
105
贡献值
4776
银元
4671
注册时间2016-10-13
4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2-16 12:5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深度好文!姚澄老师是江苏锡剧的泰斗,她的逝世是锡剧界的重大损失! J}c5 7$Z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7953
精华
47
金币
19462
威望
1088
贡献值
9031
银元
8742
注册时间2012-08-24

5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2-16 16:47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移动
叶圣陶、叶兆言,都是如雷贯耳的大作家。 Uq5 wN05  

关注Ta 发消息

法老 
发帖
12617
金币
19250
威望
31
贡献值
12981
银元
12950
注册时间2017-01-07
6楼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12-16 23:38   , 来自:江苏省常州市 电信ADSL
姚澄已经是大名鼎鼎了,又加上叶圣陶先生的儿媳妇。 jV]'/X<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1、回复广告信息一律封号 2、粗口、谩骂、攻击一律封号
上一个 下一个